加快基建進度,還需要具備足夠的施工機械。美國的基建進度緩慢,顯然也不無這一原因。這些年中國已相繼開發了大量用於基建施工的專用設備,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港口機械,美國就只能進口中國振華的港口起重設備,2021年11月拜登在美國巴爾的摩港口發表講話時,不得不將振華設備上的中文商標用美國國旗遮盖,但一陣風吹過卻使這一掩飾露了餡。儘管拜登一再呼籲與中國“脫鉤”,但卻只能進口中國的港口機械,因為實在別無選擇。
基建是很花錢的,這絕非下一個決心就能突擊上去的。近年來中國每年僅在公路和水路以及機場建設領域的投資就多達數萬億元,鐵路建設投資每年也多達七八千億元。這還沒包括各地修地鐵的巨額投資。如今建1公里地鐵至少要耗資數億元甚至超過10億元。僅2022年全國各地新開工的地鐵就達34條,投資額達4485億元。沒有這樣的投資力度,決心再大也白搭。雖然2021年11月拜登幾經努力終於讓國會通過了基建法案,但這筆1萬億美元的資金主要用於修復老化的橋樑和公路,還根本無法顧及新建。
中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從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起步,比美國晚了幾十年。但目前中國的高速公路總長度早就明顯超過了美國,而且目前每年還有數千公里的新建高速公路投入運行,高速公路建設絲毫沒有減弱的勢頭。中國第一條高鐵在2007年才開始投入運行,目前中國的高鐵總里程已達4.2萬公里,占全球的70%,眼下仍在施工的高鐵項目多達好幾十個,而已列入計畫等待開工的高鐵項目更多。得益於一個多世紀前的鐵路大開發,雖然目前美國的鐵路里程仍領先於中國,但至今沒有一條高鐵。
中國的基建享譽世界,遠非自今日始。如今在全球的十大斜拉橋中有八座在中國,十大懸索橋有五座在中國。全球十大集裝箱港口中中國占七座;全球十大散貨港口中中國占七個。目前僅南昌市,居然在贛江上同時興建10座大橋,這樣的案例在中國各地比比皆是。為了在2035年基本實現建成現代化交通強國的目標,中國還將繼續加大在交通等基建領域的建設力度。如果美國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基建落後的制度因素,中美在基建領域的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