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加劇了諸如乾旱、洪水和飓風等極端天氣的發生,改變和污染了生態系統,損害了生物多樣性和破壞糧食的收成。所有這些都將對糧食生產和供應產生巨大影響,並危及全球糧食系統的穩定性。研究表明,玉米作物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如果人類不能切實大幅減少碳排放,預計2030年玉米作物產量將下降24%,小麥、稻穀等其他農作物的產量也將急劇下降,將導致人類的糧食供應大幅減少。
極端高溫也加劇了能源危機。以歐洲為例,高溫之下,民眾用電需求激增。歐洲本就面臨天然氣供應危機,高溫乾旱又導致水力、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下降。幾重因素叠加,讓歐洲的能源問題更加棘手。
全球氣候治理博弈複雜激烈
從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到2015年《巴黎協定》,人類一直在努力推動減緩氣候變化,但依然難以有效遏制加速趨勢。
全球氣候治理事關國際權力塑造和規則博弈。當前全球氣候治理呈現出模糊“共區”原則、逃避減排責任和資金義務等不良趨勢。從治理模式上,美國故意“壘小院、築高墻”,欲聯手歐洲同盟夥伴打造小規模“氣候俱樂部”,建立“跨大西洋綠色夥伴關係”,進而顛覆現有治理框架,倒逼他國減排。從規則上,美國力推“碳關稅”,通過捆綁碳關稅和貿易政策,以金融和貿易手段擺脫歷史排放責任,以此消解“共區”原則,甩掉其歷史排放責任。從價值觀上,以所謂“氣候正義”為由頭,將“高排放”與“不正義”等同起來,對高排放國家發起道義攻勢,伺機給中印等國樹立“硬約束”,削弱甚至剝奪發展中國家的“排放權”。
可以說,全球氣候治理已經部分變質變味,儼然成為大國權力爭奪和規則博弈的新工具和新戰場。如果美國等西方國家繼續沉迷於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思維不能自拔,只會繼續動搖全球氣候合作的基石,加劇氣候危機的系統性風險。
應對氣候變化考驗全人類智慧
自進入工業文明以來,人類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在加速攫取自然資源,加劇地球生態失衡。
高溫就是警示。當前,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凸顯,極端氣候頻發,表明人與自然的矛盾已陷入負反饋循環,“氣候臨界點”已離我們不遠。正如恩格斯所說,“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大自然孕育了人類,人類應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也蘊含著中華文明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習近平主席從中國哲學的高度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彰顯了大國擔當,貢獻了中國智慧。
地球的未來究竟如何,考驗全人類的智慧和勇氣,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