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首辦“未來科學大獎周” 10月頒獎
http://www.CRNTT.com   2023-08-11 07:04:21


盧煜明(左)認為,目前是將大型科創盛事移師來港的良好時機。右為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代表王強。(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未來科學大獎”下周三公布得獎名單,並將於10月中旬在本港舉辦的“未來科學大獎周”期間頒獎。今次的大獎周首度在香港舉行,除頒獎禮外,還有科學峰會、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等連串活動。負責活動的香港科學院院長、首屆“未來科學大獎”之生命科學獎得主盧煜明表示,一連四日的活動更邀請100名世界知名科學家,包括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Gregory Winter及Michael Levitt。

  科創盛事移師香港好時機

  盧煜明表示,本港已在疫情後復常,加上目前的創科熱潮,認為目前是把大型科創盛事移師至本港舉行的良好時機。捐獎人代表,天使投資機構“真格基金”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王強表示,得獎者需要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取得傑出科學成果,各獎項的候選人由科學委員會審核通過的提名人提名產生,不接受個人申請與社會推薦。

  據悉,提名人由科學委員推薦產生,各科學委員推薦的提名人需經科學委員會確定並認可,方可具備提名權。而每位提名人每年可提交一次提名,提名的有效期最長為五年。每位提名人的推薦工作須獨立進行,不能採取聯名推薦方式。

  “未來科學大獎”候選人根據提名人的推薦,由各獎項委員會投票確定。在確定候選人後,由科學委員會指定5位以上該領域的國際專家,根據每位候選人的專業情況,對各候選人被提名的工作成果給予評價。最終的獲獎者名單由科學委員會參考國際專家的評價通過不記名投票確定。

  袁國勇等五港科學家曾獲獎

  “未來科學大獎”於2016年起設立,分為“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每個獎項的得主可獲100萬美元。過去香港曾有五名科學家,包括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曾獲獎。大獎捐贈人還包括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