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斷提升適老化改造的養老溫度
http://www.CRNTT.com   2023-08-14 08:31:51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隨著我國邁進老齡化社會,加快建設適合老年人居住條件的環境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關鍵。因此,要積極推進適老化改造,再逐步擴大適老化改造的社會覆蓋範圍,不斷提升適老化改造的養老溫度,持續發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適老化改造的問題表現

  在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城市社區適老化改造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當前,更有效地進行適老化改造,涉及多個方面的挑戰。首先,城市社區適老化改造過程中存在電梯加裝的難題。以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訴訟案件為例,居民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低層住戶室內采光、噪聲污染、居住隱私和工程安全等方面。因此,完善社區低層業主的利益補償機制是當務之急。其次,城市公共交通適老化設施和出行服務有待提升。面對出行需求,大部分不擅長使用手機打車軟件的老年人會選擇乘坐公交或地鐵。然而,公交快速啟動致老人摔倒、地鐵車廂空調溫度較低和無障礙設施缺失等問題時有發生。再次,在數字化浪潮下,老年人面臨著數字鴻溝問題。如在網上進行預約掛號和網銀處理等操作時存在障礙,導致他們難以適應數字化生活方式。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我國數字適老化產品和服務種類少,服務供給不足,適老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最後,醫療服務的適老化程度亟待提高。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過1.9億。目前,我國老年人在照護、就醫及康復方面的醫療需求較高,但上門醫療服務存在供需矛盾,社區養老驛站醫療服務短缺等問題,難以滿足老年人長期照護工作的需要。

  解決適老化改造問題的必要性

  伴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持續發展與進步,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8億,占總人口的19.8%。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到中度老齡化。老齡化不是問題,不適應才是需要解決的難題。從我國國情來看,老齡化問題並不只是因為人口結構發生了改變,更是因為它與老年人生活質量、社會保障等息息相關。與我國的老齡化現狀及適老化改造要求相比,當前我國適老化改造尚處在起步階段,因此,加強適老化改造的相關研究成為必要。

  首先,推進適老化改造是社會責任的體現。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為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適老化改造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醫療、娛樂等條件,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增強他們的社會參與感和幸福感。其次,適老化改造還能夠減輕家庭的護理壓力,減輕子女照料的負擔,促進家庭和睦。最後,適老化改造具備良好的經濟效益。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他們逐漸成為了重要的消費群體。適老化改造的實施不僅有利於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還可以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解決適老化改造問題的途徑

  (一)黨建引領助推適老化改造工作機制落實

  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通過黨建引領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堅持適老化改造工作問需於民、問效於民,把群眾對適老化改造的滿意度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黨建引領助推適老化改造工作機制。首先,探索“黨建+調研”的工作模式。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基層黨員幹部要主動邁開步子開展調研工作,通過一家一戶式的實地調查,摸清社區、樓層和群眾的情況,主動詢問適老化改造難題,仔細傾聽群眾意見,梳理出不同社區的實際問題和解決辦法。其次,完善“黨建+職責”的工作體系。各地政府要加強主體責任的落實,構建統籌有力的工作機制,形成運轉有效的工作效能,通過聯席會議等方式及時劃分部門職責,以應對社會老齡化工作從強化健康管理向綜合服務職能轉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