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散步到上海衡山路和吳興路交叉口,眼前出現一大片綠茸茸的草坪,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核心地段十分難得。沿著草坪中的花徑深入,還能看到一幢鵝黃色的法式洋房。歷史建築與口袋公園相得益彰。
“那是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的辦公樓,以前人們往來只能看到一堵圍牆,現在圍起來的院子變成口袋公園,填補了附近的綠色空間空白。”上海市徐匯區綠化管理中心綠地管理科科長曾俊說。
記者注意到,在提升景觀的同時,公園與研究所之間設置了鏤空欄杆和電子圍欄,以軟性隔斷保障研究所工作不受打擾。更有趣的是,噴泉上的小天使雕像原本面朝單位內部,現在轉身朝外,成了開放共享的象徵。
作為人口稠密的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努力破解生態空間緊缺的瓶頸。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紹,“十四五”期間,上海將推進100個以上的機關、企事業等單位附屬空間對社會開放,開放空間約100萬平方米,改造成35個以上口袋公園。
“2022年底,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將萬航渡路沿線圍牆拆除,以低矮的綠籬替代,保留原有古梅亭榭和叠石流泉,調整改造了約2000平方米雜亂的庭院綠地。”上海市長寧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魏峰說,市民遊客在路邊就能一睹百年校園風采。
魏峰介紹,該校將綠地中沿街的一部分開放了出來。這片改造後的區域宛如一個精致的古典園林,雖然面積不大,但小橋、池塘、古亭、花壇一應俱全,市民遊客可以隨意進出賞景。
開放綠地不是單方面付出,而是一次雙向奔赴。“改造後景觀更美、通透性更好,窗外綠意賞心悅目。同時,單位院子的綠化布局也得以調整,滿足了新增車位等需求。”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黨總支書記金宇峰介紹說。
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開放共享不止於公園,還有林地。截至2022年末,上海的森林覆蓋率已達18.51%。
“為了更好地滿足市民對綠色生態空間的需求,我們進一步利用現有林地資源,通過撫育改造、完善服務設施等方式,為城市增加‘可穿行的綠洲’。”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林業處處長徐志平說。
數據顯示,從2021年到2022年,上海已建成62座開放休閑林地,其中8座是千畝以上景觀游憩型開放休閑林地。2023年,上海有6座千畝開放休閑林地、58座小微開放休閑林地開始建設,其中15座小微開放休閑林地已完成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