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23-08-30 10:07:06


 
  ·個人信息洩露帶來安全隱患

  商家設計“強制掃碼”,背後離不開利益驅使。近日,上海市消保委調查了29家知名度較高的奶茶店、快餐店,發現某知名連鎖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筆訂單,就可產生87條數據。調查發現,這些店鋪累計產生的數據已超100億條。其中,涉及消費者姓名、電話、收貨地址等敏感個人信息達6.7億條。

  一名小程序開發者透露,當小程序的用戶量達到1000人以上時,店家可申請接入廣告,當顧客點擊或瀏覽廣告時,店家即可分得流量費。另外,一些商家會借此進行大量引流,把公眾號養“肥”後,再高價售賣變現。在此過程中,消費者的一些敏感個人信息可能被非法獲取,進而增加消費者隱私洩露、被營銷信息騷擾的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從消費者權益的角度說,“強制掃碼關注”是一種形式上的自願、實質上的強制。

  同濟大學法學院多元解紛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徐文海認為,“強制掃碼關注”的服務方式,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強制掃碼關注’對部分不願意掃碼的消費者是不公平的。”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講師屈向東介紹,《個人信息保護法》第14條規定,基於個人同意處理個人信息的,該同意應當由個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願、明確作出。“在掃碼消費的服務場景下,經營者應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明確向消費者告知采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目的、範圍、用途等,從而達到消費者充分知情。”

  ·對不法商家加大執法力度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淨化消費環境,需要多方合力共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