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灣文博會將登場 前空軍總部大變身
http://www.CRNTT.com   2023-09-08 16:14:00


台“文化部”8日下午舉辦“2023台灣文博會”媒體茶敘。(中評社 鄭羿菲攝)
台“文化部長”史哲。(中評社 鄭羿菲攝)
台“文化部”預計將前空總舊辦公大樓利用修復古蹟鷹架打造光影藝術展場的設計規劃。(中評社 鄭羿菲攝)
前空總新辦公大樓前已搭起舞台鷹架。(中評社 鄭羿菲攝)
前空總舊辦公大樓與戰情大樓已圍上鷹架修復古蹟,將做為2023台灣文博會的光影投射展場。(中評社 鄭羿菲攝)
前空總空地架起了馬戲團帳篷。(中評社 鄭羿菲攝)
前空總各處都在為2023台灣文博會趕工施作。(中評社 鄭羿菲攝)
前空總舊辦公大樓與戰情大樓已圍上鷹架修復古蹟,將做為2023台灣文博會的光影投射展場。(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9月8日電(記者 鄭羿菲)2023台灣文博會即將在22日開展,台“文化部”將位於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的前空軍總部(當代文化實踐場)設為主場地,以“打開空總X多重未來”作為主題策展,前空總舊辦公大樓與戰情大樓修復中的工地鷹架也成為展演舞台,搭配投影設計,晚上看起來就像一顆運算未來的核心GPU(圖形處理器)。

  2023年台灣文博會邁入第12年,今年重返台北,從舊空總出發,延伸到鐵道博物館、松山文創園區、華山文創園區、花博爭艷館等5大文化場域,連結台北文化廊帶成為主要場區,並結合台灣博物館、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熱蘭遮博物館為副展館,讓2023年台灣文博會跨出單一縣市。串連各地特色博物館以及台南、澎湖,於為期十天期間,帶來藝術家精彩創作、IP商展、表演與視覺藝術展演。

  走入前空總場域,不再是過去空蕩蕩的閒置建築場域,映入眼簾的是各個地方都在加緊施工,以便趕在9月22日2023台灣文博會開展。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被鷹架包圍的前空總舊辦公大樓與戰情大樓,在圍籬附近地上陳設許多投影機,只是白天還無法欣賞到繽紛光影的表演。而再往後頭走,過去的空地已搭起一頂馬戲團帳篷,讓舊空總每一處都有不同的精彩主題。

  台“文化部”8日下午舉辦“2023台灣文博會”媒體茶敘。

  台“文化部長”史哲致詞表示,今年台灣文博會重返台北,有其文化軸心的思考,空總從當代文化實驗場域發展至今,這次首次迎來馬戲團,讓民眾到舊空總的充足空間參觀展演。可以讓民眾思考我們把過去硬邦邦的日據時期工業研究所,到1949年後在市區的空軍總部,當做一個文化設施來做的話,它在空間上是不是應該解放?

  史哲說,此外這次空總舊辦公大樓與戰情大樓的鷹架搭設起來,也宣誓進入整修的核心區,鷹架與文化的結合是我們文化當代史本來就在進行的任務。此次可以說是為空總作為下一次台北市的文化投資做暖身,總是要讓民眾看看空總這麼多年來究竟在做什麼。

  位於台北市建國南路、仁愛路交界的前空軍總部,佔地7.15公頃、位處台北市中心黃金地段,日據時期是工業研究所,可直通台灣總督府與台北飛行場(今松山機場)。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成為空軍總司令部,自2012年空軍總司令部遷至大直營區後,各界都垂涎這塊土地的運用,2015年經台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

  前空總3月起進行園區建築群古蹟修復工程,“Working in Progress X 鷹架GPU”將舊辦公大樓及戰情大樓作為主角,以原有施工鷹架結構、防塵布為主體,增加燈光、螢幕錯落於鷹架上,有如矩陣棋盤上的數位符號,並配合音樂節奏變換影像,成為超大型實體與數位裝置藝術,具有未來科幻感,將過去空軍的古蹟大樓化身為一座可與宇宙未來對話的超大型運算GPU。<nextpage>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