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氣象專家解讀珠三角降雨出現“列車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23-09-08 18:29:05


  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受台風“海葵”影響,廣東多地出現強降雨。記者從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瞭解到,截至9月8日9時,廣州、梅州、揭陽、河源等10個地市受災,受災人口16萬餘人,緊急避險轉移5.8萬餘人。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市降雨量大,造成城市內澇。為何台風“海葵”停編後,珠三角還出現極端強降雨?記者採訪了廣東省氣象台專家。

  9月5日6時45分前後,今年第11號台風“海葵”以熱帶風暴級在廣東潮州市饒平縣沿海地區登陸,這是“海葵”在先後登陸台灣台東市和福建省東山縣沿海後的第三次登陸。“海葵”登陸後迅速減弱,已於6日17時停止編號。

  廣東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楊國傑介紹,雖然“海葵”停編,但其殘餘環流並沒有完全消散,依然在珠三角徘徊。7日至8日,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強降雨還出現了“列車效應”。

  “列車效應”是指某個地方在一段時間內頻繁地、接連不斷地生成空間尺度不大的強降雨雲團,而這些強降雨雲團“排著隊”沿著同一方向移動,組成了類似於“列車”的排列,持續“暴擊”某個地方,從而造成強降水。楊國傑說,除了“海葵”殘餘環流在珠三角的持續影響,與此同時,南海西南季風、西北太平洋的偏東風也匯聚到“海葵”殘餘環流附近,多股氣流帶來的充沛水汽恰好被約束在珠三角地區,源源不斷地觸發強降水雲團,形成了有利於雨量累積的“列車效應”,因此,台風“海葵”登陸後兩天,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強降雨。

  廣東省氣象台預報,8日至9日,珠三角和廣東西部市縣仍有強降雨。氣象專家建議繼續防禦強降雨引發的內澇、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