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鑽研職業技術
憑借對專業的執著與熱愛,職業教育領域“最美教師”以鑽研勁頭和創新精神,實現技術突破與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
“今天站在你面前的是大師,明天走出去你就是未來的大師。”這是山西省經貿學校教師王力群常給學生們講的一句話。
王力群從事烹飪理論實踐教學已有40年,他自主研發了多道經典菜肴,並研製標準化作業配方,培養出的學生、學員近萬名,很多已成為行業拔尖之才。
在一代代“大國工匠”的培養過程中,高素質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開發焊接實訓項目30餘項,獨創“五步教學法”與“五度操作法”,培養的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多項市級以上技能大賽獎勵……包頭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王文山創新研究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培養出一批批技能過硬、吃苦耐勞的職業技能人才,被親切地稱為“復制勞模和工匠的人”。
貢獻高校科研力量
原子鐘,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早在1965年,我國第一台穩定度達到六百年誤差不大於一秒的原子鐘就已誕生,我國量子頻標領域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學教授王義遒便是當時主持研發工作的幕後英雄。他的研究,為我國國防、航天、通信、計量等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每一天比人家多擠出一點點時間,長期積累必然有所成。”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物栽培科學家、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希望教給學生的道理。
潛心問“稻”48載,張洪程研創的水稻技術,幫助了農民生產,是深受愛戴的“泥腿子”教授。
2023年“最美教師”特別致敬人物,是今年不幸離開我們、被譽為“中國龍芯之母”的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退休教師黃令儀。
1960年,學有所成的黃令儀回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創建了國內首個半導體實驗室,研發出了我國的半導體二極管。作為我國微電子領域元老級專家,黃令儀傾其一生致力於打造出中國人自己的芯片。
“黃老師這一生,只為一顆跳動的‘中國芯’。”這是人們懷念她的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