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夜貓子”比“早起鳥”更易患糖尿病
http://www.CRNTT.com   2023-09-15 10:45:27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發現顯示:與那些擁有早起習慣的人相比,晚睡晚起的人患糖尿病風險增加了19%。相關研究發表在新一期《內科醫學年鑒》上。

  睡眠類型或晝夜節律偏好,指的是一個人偏好的睡覺和醒來時間。有的人是“早起鳥”,喜歡早睡早起,而有的人是“夜貓子”,喜歡晚睡晚起。研究人員稱,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可能很難改變。但那些認為自己是“夜貓子”的人要更多地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為這種睡眠類型可能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此前研究發現,睡眠時間更不規律的人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而晚睡晚起的人更可能有不規律的睡眠模式。

  此次,團隊分析了2009—2017年間從護士健康研究Ⅱ中收集的63676名女護士的數據,其中包括自我報告的睡眠類型、飲食質量、體重和體重指數(BMI)、睡眠時間、吸煙行為、飲酒、體力活動和糖尿病家族史。研究小組根據參與者的自我報告和醫療記錄確定了她們的健康狀況。

  在考慮了種種生活方式因素後,研究發現,晚睡晚起與糖尿病風險增加19%相關。此外,生活方式最健康的人中,衹有6%的人屬於晚睡晚起型。在那些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的人中,25%是晚睡晚起型。

  研究還發現,晚睡晚起的人更有可能存在飲酒量較高、飲食質量較低、每晚睡眠時間較少、每天至少吸一支煙等情況,並且體重、BMI和體力活動率處於不健康範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