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火星制氧:希望與困難並存
http://www.CRNTT.com   2023-09-15 10:45:41


 
  未來的宇航員可以依靠在火星表面找到的材料生存,而不是將大量氧氣從地球帶到火星。這一概念被稱為原位資源利用,目前也已經成為熱門研究領域。

  MOXIE首席研究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米歇爾·赫奇特表示,下一步,他們並不打算創建MOXIE 2.0,而是計劃製造一個全尺寸系統,包括一個像MOXIE這樣的氧氣生成器,以及液化和儲存氧氣的設施。

  赫奇特也希望看到其他技術在火星上發揮作用。他表示,NASA必須決定哪些東西需要在火星上進行驗證,這個名單上有很多技術,但他很高興MOXIE是第一個。

  規模生產 成本高昂

  楊宇光指出:“MOXIE首次展示了有助人類在火星上生存和離開的技術,但在火星上大規模制氧仍面臨不少困難。”

  他進一步解釋說,首先是環境適應性問題。火星的環境非常惡劣,溫度很低,平均溫度約為-62℃。其次,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而火星沒有磁場的保護,因此火星表面所受輻射的劑量和強度非常高,可能會對設備的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外,火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將物體送往火星極其困難,目前衹有中國和美國成功完成,且成本非常高昂。如果想大規模生產氧氣,將相關設施送往火星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除非人類擁有能夠低成本向火星運送物資的技術,否則,在火星上大規模製造氧氣目前來講還只是“海市蜃樓”。

  儘管能在火星製造出可供人呼吸的氧氣,但人類想要在火星上生存,仍要應對很多挑戰。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稍早時間報導中指出,除了上述提到的火星非常寒冷,火星上的氣壓非常低,也會給在其上生活的人帶來極大的健康威脅。而且,人類還需要考慮前往火星旅行所導致的骨骼密度極端損失的問題。

  “人類在火星上生存面臨的問題很多,尤其是火星沒有一個全球性的保護性的磁場,各種輻射可以直達火星表面,給人類健康帶來極端不利的影響。”楊宇光強調。

  “人類登陸火星,對火星開展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瞭解太陽系的歷史和地球未來的命運。同時,人類也可以利用火星上的各種物資資源,進一步向太陽系深處進發。”楊宇光表示,“火星制氧實驗的成功讓人類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