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薄膜的價格相對昂貴,老百姓是把聚乙烯薄膜用來保存食物的。”梅福建說,“所以當趙老師說要把薄膜蓋到地裡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他瘋了。”
然而,正是這一步小小的跨越,取得了顯著成效。趙鬆齡將聚乙烯薄膜應用到田間這一創舉,把甘肅慶陽地區的糧食產量一下子提上來了。當時,這在全國引起了轟動——一個曾經要靠國家救濟糧食的地方,搖身一變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時至今日,甘肅張掖等地也都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出口地。
循著趙鬆齡的腳步,第二代蘭大人李鳳民教授對地膜作出了優化調整。
李鳳民和時任甘肅省農技推廣總站站長、研究員的楊祁峰不斷進行技術上的優化和推廣示範,成功研發出全膜雙壟溝播技術。
在他們的努力下,這項技術不僅應用到了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上,並且廣泛推廣到馬鈴薯、草莓等經濟作物上,壟溝地膜覆蓋技術適用的作物類型和種植類型都有了很大拓展。
靠著全膜雙壟溝播技術,2008年,甘肅糧食總產量877萬噸,該技術推廣面積289.5萬畝,生產了糧食176.1萬噸,相當於用占全省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7.2%的土地,生產了全省1/5的糧食。
“加上一層地膜,好比給農田蓋上了一層‘被子’。”梅福建形象地打了一個比方,“有效改善了農戶的生計,這也是這項技術能夠全面推廣的重要驅動力。”
李鳳民優化提升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不僅造福了中國人民,也初步走出國門,幫助面臨同樣困境的非洲國家。但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在非洲土地上繼續深耕。
熊友才團隊作為蘭州大學地膜第三代科研人,再次接過了“接力棒”,將這一高產高效的旱作農業技術推廣到更多水資源匱乏地區,助力提高糧食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