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鄉村是生態涵養的主體區,良好生態是鄉村振興的支撐點。隨著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縱深推進,如何正確把握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探索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振興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深挖鄉村生態比較優勢,提升鄉村生態空間內在價值,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統籌發力,打造綠色宜居和美鄉村
光明日報發表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羅賢宇文章稱,優美宜居的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實現農業強盛、產業興旺、農民富裕的內在要求。應堅持綠色發展,把打造農村良好生態環境作為重要發力點,統籌舉措、多元合力,再現鄉村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提升農村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現“山清水秀”。一方面,加強對農村生態系統全要素、全覆蓋、全鏈條保護,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求,統籌農村耕地、森林、草地、湖泊等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對農村生態空間實行全覆蓋式管控。推廣耕地休耕輪作制度,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切實保障農村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以及糧食生產的物質資源基礎和農田開發利用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制度集成創新,推動農村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協同共進,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等,促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構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建立常態化管護機制和多方共建共管的格局。
打造全域全要素“零碳鄉村”,實現“天藍地綠”。一方面,積極探索鄉村分布式、就地化、微循環能源綜合利用模式。綜合利用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等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提升鄉村綠色供電能力,推廣秸秆、禽畜糞便等能源化利用模式,綜合利用充電樁、智能家電等終端能源,降低農村碳排放。另一方面,著力打造庭院碳庫,利用公路、河流、鐵路沿線“見縫插綠”打造廊道碳庫,依托農田、山林“連片成綠”打造農林碳庫,實現“點線面”一體化推進農村植綠增綠,協同增效提升農村整體固碳水平。
以系統觀念推進生態治理,實現“村美人和”。強化縣鄉村三級生態治理聯動機制,壓實縣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鎮擴權賦能,明確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構建縱向聯動與橫向協作相結合的治理“綠網”。建立有效溝通協調機制,依托“互聯網+”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破多元主體之間的信息壁壘,完善線上線下交流互補機制,形成良性互動的治理模式。同時,探索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雙輪驅動”的治理機制,不斷激發村民主動參與生態治理的內驅動力。
數字賦能,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質增效
文章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在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下,探索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有利於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和農業綠色發展全過程轉型。為此,應以數字技術應用為突破口,打通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堵點,打造智慧化、生態化、精準化農業,實現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建立數字化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防控體系,構建生態化農業生產環境。建立有數據、有抓手、有約束的精準治污體系模式,以農業面源污染台賬為數據家底,通過智慧農業雲平台等運行載體,壓實農資生產者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主體責任;通過物聯網、遙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建立智能化、自動化田間監測網點,實現靶向施肥用藥、秸秆焚燒“無縫監控”等監測、預警、處置一體化的監測防控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