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改革紅利提升自貿區發展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3-09-25 08:24:39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至今,全國自貿試驗區數量達到21個。根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3)》,2022年21個自貿試驗區合計進出口總額為7.5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占全國的17.8%;實際利用外資超過2200億元,占全國的18.1%。10年來,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穩定對外貿易的發展之錨與動力之源。

  經濟日報發表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文章介紹,10年來,自貿試驗區通過政府主動作為和市場競爭機制的結合,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截至2022年底,21個自貿試驗區共推出改革舉措累計3400多項。

  文章分析,貿易便利化是自貿試驗區的重點推動方向。以無紙化報關,跨部門、跨區域數據整合流轉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方式減少企業報關成本,提高貨物清關效率,為中國對外貿易區域結構和貿易方式優化創造了更好條件。伴隨貿易成本下降,內陸省份產業與資源禀賦優勢得以更充分、有效的發揮,對外貿易快速增長。自貿試驗區的貿易便利化實踐為中國在WTO的《貿易便利化協定》談判中提供了寶貴經驗,為全球對外貿易的治理模式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投資便利化是自貿試驗區的另一重點推動方向。自貿試驗區的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加准入前國民待遇試點不僅支持和推動了中國外商投資管理模式的轉變,為持續擴大開放提供了機制性保障,而且指導和支持了中國對外經貿協定的談判目標與方式,越來越多中國參與的自由貿易協定在投資領域採用了負面清單的承諾方式。自貿試驗區的證照分離則是解決“准入不准營”的制度創新,增強了企業的自主性,為外資在各行業各領域提供了公平的環境,更充分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金融等服務領域開放是自貿試驗區的重點試驗領域。中國在服務業上擁有資源和市場條件,但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為促進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自貿試驗區將降低服務業市場准入壁壘作為重點。包括自由貿易賬戶在內的制度創新為人民幣國際化積累了經驗,外商負面清單中服務業投資領域限制的持續減少,為有效促進國內競爭提供了支持。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交通運輸、金融等服務企業在自貿試驗區逐漸形成產業集群並提升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自貿試驗區的創新發展並不僅局限於少數地區。作為創新發展的試驗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是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之初就有的明確要求。10年來,自貿試驗區在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等領域的眾多制度創新成果在國家層面被復制推廣,有效促進了制度型開放,加速政府職能轉變,更充分釋放了改革紅利。

  文章提出,2023年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開局之年,自貿試驗區要如何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繼續揚帆遠航?

  提升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能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將進一步釋放經濟發展的活力,同時也可能帶來更大挑戰。伴隨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上位置的提升,國際經貿活動對管理制度和經營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正在申請加入《全面和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自貿試驗區具有更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條件,可以率先探索高標準經貿規則的實踐,為高標準規則對接積累經驗。

  提升市場准入水平。自貿試驗區的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比全國範圍的負面清單更短,其開放領域的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成為持續擴大開放的重要準備。基於各地要素特點的差異化開放將更廣泛提升市場准入水平的路徑和方式,進一步提升自貿試驗區在地區甚至全國範圍內相關產業節點的地位。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快了產業創新升級的進程,通過自貿試驗區形成的市場、人才、資金和技術優勢將為中國在全球競爭中搶占發展先機創造更好條件。

  提升改革的系統集成和協同創新。為開放提供保障的改革措施需要多部門協同,自貿試驗區的發展為這種協同創造了條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實現高質量的對外開放,不僅需要為經營主體提供更多的自主決策空間,更需要為產業的協同和升級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持。數據作為越來越重要的要素資源,不僅總量快速擴大,流動性也在顯著增強。通過自貿試驗區為數據流動管理創造良好條件,降低數據流動的成本、風險,保護數據隱私,並從實踐中積累經驗。

  文章最後說,下一個10年,機遇與挑戰並存,國際經貿環境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加,自貿試驗區需要以堅定的開放姿態和切實的創新行動為市場注入更為充分的確定性。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自貿試驗區有望發揮更為積極和重要的作用,釋放市場潛力,探索更可持續的多元創新發展路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