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個人養老金吸引金融機構紛紛布局
http://www.CRNTT.com   2023-09-27 10:23:46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今年以來,個人養老金制度觸達更多人群。銀行開啟個人養老金賬戶“爭奪戰”、“開戶熱繳存冷”、稅延養老險將與個人養老金銜接等話題引發關注,圍繞如何完善該項制度的討論亦不絕於耳。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個人養老金業務試點啟動近十個月來,開立賬戶人數超4000萬,金融機構參與的深度和廣度也日益提升。高質量的個人養老金產品,是吸引更多人開戶、繳費的關鍵。未來,金融機構仍需在產品創新、宣傳推廣等方面持續發力,提升養老金融服務水平。

  個人養老金有哪些優勢

  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關於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與個人養老金銜接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公司有序開展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業務與個人養老金銜接,原則上於2023年底前完成各項工作。

  稅延養老險試點於2018年啟動,對購買養老保險產品的個人給予稅收優惠。試點實施五年來,效果不及預期,不管是保費收入還是參保人數,都較為有限。目前能公開查閱到的最新數據,是原銀保監會發布的,截至2021年10月末,共有23家保險公司參與稅延養老險試點,累計實現保費收入近6億元,參保人數超過5萬人。

  與稅延養老險試點相比,個人養老金試點在參與人數、試點範圍、稅收優惠力度等方面優勢明顯。

  去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地區)啟動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個人養老金先行工作平穩有序,截至6月底,全國36個先行城市(地區)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人數4030萬人。

  北京大學中國精算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凱認為,個人養老金無論從關注度、開戶數還是繳費額方面,都遠超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個人養老金在制度設計上採用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個人賬戶制度。參與者通過此賬戶進行自主投資,由個人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制定專屬投資策略並分配在不同產品間的投資比例。”他說,同時,更為優惠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提高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吸引力,鼓勵中高水平收入的居民提前為養老進行儲備。

  此外,個人養老金產品選擇更加豐富。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個人養老金產品合計680只,包括465只儲蓄類產品,149只基金類產品、48只保險類產品、18只理財類產品。

  “在之前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中,受到質疑最多的就是產品選擇過於單一,投資者在產品選擇上的靈活度非常小,影響了居民的投資熱情。而個人養老金制度則改為賬戶制度,居民在開戶之後可以自由選擇投資方向。既有風險較大的養老目標基金,也有較為保守的定期存款,還有專屬的個人養老保險產品。”陳凱說。

  金融機構積極布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22年4月印發的《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於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範、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

  在政策支持下,金融機構參與積極性如何?目前,參與個人養老金運行的金融機構眾多。已有23家銀行獲准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此外,證監會發布的《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顯示,截至6月末,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數量為45家,其中包括19家商業銀行、19家證券公司、7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

  在眾多金融機構中,銀行的行動極為迅速、顯眼。去年個人養老金試點正式啟動後,多家銀行便通過發紅包、送禮券等方式攬客,積極搶抓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先機。近期,又有不少銀行發布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預約開戶活動,將爭奪戰延伸至非試點地區。

  除了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還得到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重視。在金融業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半年報中,不乏個人養老金的身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