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講座教授、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鄭劍。(來源:主辦方供圖) |
彭立忠認為,有別於一般台灣媒體動則以“統戰”兩字粗略解讀,王尚智認為“堅決反對台獨與外部勢力干涉,共同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這是直截了當的理解,如果將發布會上同時還有“發改委、福建省委”三巨頭細說分明。尤其這原本幾乎都在每年11月才固定發布對台指導方針的“時間點”,為何與“ECFA 中止、軍演加劇”一起同步提前到9月?閩台最新政策的真正超前解讀是:“一旦今後兩岸發生戰爭,台灣同胞可以到福建安家避難”!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講座教授、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鄭劍認為,全面落實《意見》,既需要工作的熱情和極大幹勁,更需要智慧和進取精神,首當其衝的是思想觀念的更新,在認知和意識上跟上中央的要求。並提出了七個意識:
第一,大局意識。制定和推出《意見》的根本目的,是緊緊圍繞對台工作這個大局,在推進兩岸關係融合發展、塑造祖國統一基本架構中發揮更突出、更具先導性的作用。第二,趕超意識。按照《意見》的要求,福建要有更強的超越意識,趕超就趕超台灣,這一點不必遮掩。第三,試驗意識,或者是探索的意識。如果說深圳是新時期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的話,那麼按照《意見》的精神,福建就應當是新時代對台工作的試驗田。第四,容錯意識。既然是探索、試驗,就要容許出紕漏,容許調整、充實、改進、提高和反復。第五,國際意識。衹有國際的,才更是對台的;衹有世界的,才更有利於閩台及海峽兩岸深度融合。第六,責任意識。應當在福建營造開展對台工作、落實《意見》要求人人有責的普遍認知。第七,政治意識。祖國統一是政治,對台工作是政治,落實《意見》要求當然是政治。
鄭劍認為,台灣方面也應當有相應的意識,抓住相應的機遇,實現相應的發展,在祖國統一、民族復興中建功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