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百年首圖 “精神糧倉”
http://www.CRNTT.com   2023-10-27 08:28:49


 
  一卡通北京

  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首都樣本”

  作為北京市屬公共圖書館中心館和龍頭館,首都圖書館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思路、新形式,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為指導,以“標準化、統一化、便捷化”為宗旨,推進北京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建設覆蓋全市的圖書館(室),推動“閱讀北京——首都市民閱讀系列文化活動”等全市性閱讀推廣活動,堅持打造多層次、跨領域的公共文化服務“首都樣本”。

  2022年,北京市四級公共圖書館(室)總數達到6135家,基本形成了以首都圖書館為中心館,各區圖書館為總館,街道、鄉鎮圖書館為分館,社區、村圖書室為基層服務點的總分館制服務體系。

  在文化資源的覆蓋上,首都圖書館主導實施基層圖書服務資源配送機制,將市、區兩級文化資源輸送到基層,實現全區域文化資源的有序流轉。目前,北京市公共圖書館“一卡通”覆蓋全部市、區、街道、鄉鎮圖書館和部分社區、村圖書室,實現文獻資源聯采統編、書目信息聯合檢索、圖書通借通還、數字資源共享,讓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覆蓋全市。

  首都圖書館還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服務。例如,以“溝通歷史、傳承未來”為目標創建的“首圖講壇”,已培植出“鄉土課堂”“尚讀沙龍”“社科講堂”“科普講堂”等多個品牌,舉辦講座2000餘場,“走進故宮”“博物館之旅”“閱讀文學經典”等特色主題系列受到讀者廣泛歡迎,成為市民開展終身學習的“沒有圍墻的大學”。

  掌上閱古今

  搭建數字文化服務主陣地

  從圖書館服務台前長長的借閱隊伍,到網借配送、送書到家,首都圖書館緊跟時代步伐,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在雲端搭起傳遞文化自信的新陣地,實現了“掌上閱古今”。

  首都圖書館整合數字資源,開辟線上渠道,與支付寶APP聯合,在“閱讀北京”支付寶小程序中推出“二維碼讀者證”;讀者登陸首都圖書館和各區圖書館網站、首都圖書館客戶端和微信服務號平台,可以檢索利用電子圖書、電子報刊、多媒體等各類數字文獻;通過圖書預約外借服務,讀者無需到館即可借閱紙質圖書。2020年以來,首都圖書館帶領全市公共圖書館以“雲中圖書館”形式打造立體的資源、服務、活動、傳播矩陣,共舉辦線上讀者活動1.5萬餘場,超7000萬人次參與。

  對古籍文獻、北京地方文獻,首都圖書館也同步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技術賦能,自主開發建成“北京記憶”和“首都圖書館古籍珍善本圖像數據庫”等特色數據庫,方便更多人親近傳統典籍。“首都圖書館古籍珍善本圖像數據庫”免費供公眾閱覽,目前收錄148種珍稀善本,均為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珍貴古籍,後續還將陸續增加新的數字化成果。

  北京地方文獻圖書是首都圖書館的特色。據統計,“北京記憶”特色數據庫收錄經典北京地方文獻圖書1200種,金石拓片3300幅,明清及民國時期輿圖600餘種,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的北京老報紙、北京歷史照片2000餘幅,始自1914年的北京地方政務公報、老戲單747幅等,開創了集保護、開發、利用文獻資源為一體的全新模式。數字化拉近了北京地方文獻與讀者的距離,讓讀者得以一窺北京這座古城的歷史風貌與燦爛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