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侯昂妤(中評社 林艶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林艷 郭至君)第十屆香山論壇10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首場研討會為“孫子兵法專題研討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侯昂妤在會上分享了關於《孫子兵法》的慎戰思想和合作觀念。她指出,《孫子兵法》慎戰思想不僅在中國傳承下來,而且對世界也有很大的貢獻。此外,《孫子兵法》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開闊的合作觀,那就是不一定是盟友才可以合作,對手也可以合作。
侯昂妤表示,《孫子兵法》六千餘字,但流傳2500多年,經久不衰。歷史的長河對每一種思想和每一種觀念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能夠沉澱下來的,能夠成為經典中的經典的絕對不是偶然。《孫子兵法》在今天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不僅是歷史的,也是未來的。
談及《孫子兵法》的慎戰思想,侯昂妤分享了孫子的故事。她介紹說,孫子出生在一個武將的家庭,名將輩出,而且出生在齊國,這是兵學最興盛的國家。他也曾生長在非常動蕩的年代,春秋晚期,這個時候戰亂不止,兵紛不斷。他的兵書讓人非常驚嘆的就是沒有一絲窮兵黷武的意味,反而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孫子兵法》開篇就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對戰爭的殘酷性有非常清晰的認識,而且《孫子兵法》的通篇充滿了對殘酷戰爭的一種警示和警告,比如非利不動,非德不用,非危不戰。他說,如果一旦開啟了戰爭,失去的這個國家,覆滅的國家不可能再生,失去的生命也不可能再重生,這是非常慎重的一種戰爭觀。可以說作為一個軍事家,已經超越了戰爭,超越了軍事的觀點。最後,他非常推崇善,百戰百勝,作為一個將領,“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