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10-31 08:21:03


 
  三、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戰略支撐

  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好發揮長江經濟帶橫貫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的獨特優勢,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用好兩種資源,提升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增強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戰略支撐。長江經濟帶的外貿和雙向投資占據半壁江山,是中國外向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帶。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要充分發揮作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的關鍵作用。

  強化產業協同發展。加強橫向產業協同布局,推動產業協同發展、錯位發展、聯動發展。強化縱向產業鏈間的協作,將各地區的企業整合到產業鏈上,集各地之所長,分工互補,促進產業鏈高效運行。加快構建省級—國家級—世界級集群梯次培育發展體系,合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支持先進地區和後發地區之間合作共建園區,建立產業分工與專業化機制、聚集與擴散機制,促進欠發達地區形成新的增長極和區域內生發展活力。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統籌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開放,積極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新領域、新渠道。做強向東開放通道、做實向西開放通道、做大向南開放通道、做優內陸開放通道,支持內陸綜保區等開放平台建設,統籌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統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融合,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和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

  促進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更好發揮沿江省市自貿試驗區作用,在制度創新方面先行先試,以自貿試驗區為先導推動制度、規則、規制、標準的開放,深入開展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完善沿江自貿試驗區布局,明確各自貿試驗區定位,提升自貿試驗區建設水平,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試驗區網絡。增強沿江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

  四、強化區域協同融通

  文章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沿江省市要堅持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增強區域交通互聯性、政策統一性、規則一致性、執行協同性,穩步推進生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構建協同聯動機制,著力強化區域協同融通,強化在全局上謀勢、在關鍵處落子,努力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整體謀劃和建設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從整體上謀劃和建設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推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強交通網絡的相互聯通和“公水鐵”等運輸方式的相互銜接,統籌長江黃金水道軟硬件建設,提升港航運營能力,提檔升級長江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

  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把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擺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高效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聯互通,破除阻礙要素尤其是高端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和梗阻,促進各類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暢通國內大循環。推進要素領域相關制度的改革創新,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基礎制度,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深化政務服務合作,優化營商環境,建設長江經濟帶一體化市場體系。

  協同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把保護傳承弘揚作為城市層面創新建設的重要抓手,提升長江文化的全球傳播力影響力。創新文化產品供給,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更多體現新時代長江文化的文藝精品。創新“文化+”組合,進一步凸顯地域的特色化發展,培育城市發展新動力。積極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用“文化+”開拓文化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空間,增加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建設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歷史人文內涵的濱江城市、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實現文化產業的跨區域發展。

  五、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文章強調,長江經濟帶事關全國發展大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穩為全局之安作出貢獻。發展是安全的目的,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和安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具有一體兩翼的關係。要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發展和安全要同步推進,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堅強保障。

  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在守住耕地紅線的前提下,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強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的集成推廣,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促進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維護能源安全。堅持全國“一盤棋”,繼續深化上游地區同中下游地區的能源合作。加強能源儲備體系和多渠道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加強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加強前沿能源技術和重大能源技術裝備開發能力,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注重水電等優勢傳統能源與風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補、深度融合,減少能源來源單一化的風險。

  維護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深刻認識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新形勢新要求,制定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戰略,強化韌性與彈性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競爭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

  維護水安全。增強水憂患和水危機意識,科學把握長江水情變化,堅持旱澇同防同治,統籌推進水系連通、水源涵養、水土保持。要推動全要素治理、全流域治理、全過程治理,高起點高標準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加強跨區域水資源豐枯調劑,提升流域防災減災能力,築牢水安全保障防線,全面提升水安全風險防控水平,努力建設安瀾長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