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熊貓人工繁育、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體系的構建,我國圈養大熊貓從最初的10只發展壯大到目前的670餘只,基本實現了種群的自我維持和可持續發展,為世界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提供了可借鑒的中國經驗。
目前,我國建成了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為主體的圈養大熊貓種群繁育發展體系,並借助分子遺傳學技術和國際先進的譜系管理理念,合理安排繁殖計劃,推動種群單位間的基因交流,種群發展的重點從單純的數量增長向提高遺傳質量轉變。
野化放歸:助力野生種群復壯
2003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率先在全球範圍內啟動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工作。2010年,隨著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的穩定增長,大熊貓野化放歸迎來了最佳重啟時機。同時,“母獸帶崽”的野化培訓方法取得重大突破,臥龍核桃坪成為國內首個野化培訓基地。“讓有野外經驗的母獸在自然環境下設立的培訓圈內產崽,再讓放歸個體跟隨母親成長,習得野外生存技能,整個過程減少人為干預和影響,保持幼崽的野性。”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野化放歸項目執行負責人吳代福說。
2012年10月,全球首只在臥龍野化培訓場出生的熊貓寶寶——雄性大熊貓“淘淘”,被放歸到種群密度極低的四川省石棉縣栗子坪,奔向野外獨自求生。“淘淘”成為第一只通過“母獸帶崽”方法成功野化放歸並存活下來的圈養大熊貓。
考慮到雌性大熊貓是潛在的繁殖資源,更容易被野生種群接受,此後的放歸都以雌性為主。此後,隨著項目的開展,大熊貓野化和放歸關鍵技術體系逐漸形成,放歸工作從栗子坪所在的小相嶺山系擴大到岷山山系。近20年來,我國已建立起完善的大熊貓野化培訓技術體系和放歸監測技術體系。
據介紹,國家林草局、四川省林草局、成都市政府聯合出資首期1.1億元設立大熊貓保護研究基金,啟動國家公園野生大熊貓種群與栖息地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圈養大熊貓種群遺傳多樣性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兩個重大聯合攻關課題。未來將進一步規範大熊貓圈養種群繁育和遺傳資源管理,提高大熊貓人工繁育條件和技術能力,科學有序擴展優質種群規模,促進圈養大熊貓種群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