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城鄉居民之間差距依然較大。2022年,我國城市居民環境健康素養水平為24.9%,農村居民為14.2%,是2018年的1.5倍和1.8倍,但素養水平的城鄉差距進一步加大,從2018年的8.8個百分點擴大至2022年的10.7個百分點。
“相信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環境健康素養水平的城鄉差距會逐步縮小。”劉文秀說。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點是,環境健康分類素養中,基本知識素養水平大幅提升但依然偏低,基本行為和技能素養水平提升緩慢。2022年,居民環境健康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基本行為和技能的素養水平分別為36.1%、14.1%和25.7%,是2018年的1.4倍、2.4倍和1.0倍。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榮山認為,後續素養提升行動需要重點關注以下方面:一是加強基本知識的傳播。居民對空氣污染、水、輻射、氣候變化、海洋污染等環境健康危害科學知識的正確回答率普遍偏低,這些是後續素養提升的工作重點。二是加強基本行為和技能的指導。行為和技能的形成是緩慢而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個體不斷學習、實踐、積累和強化。為此,後續將加大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深入學校、企業、社區等陣地,持續開展有針對性的環境健康行為和技能培訓,強化居民的行為指導。三是持續加強青少年的素養提升。從長遠看,大幅度提升青少年環境健康素養水平,是提升全民環境健康素養的關鍵。
提升需要政府引導全民參與
全民環境健康素養水平普遍提高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居民環境健康素養提升行動需要政府引導、全民參與,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社會基礎工程。如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曾紅鷹所說,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是全社會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這是全社會都能、都要廣泛參與的社會化事業,要努力延伸到其他職能部門和學校、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家庭等,合力推進。
“監測只是掌握基本情況、找准工作切入點的手段,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才是目的。我想這也是需要長期堅持開展環境健康素養提升工作的初衷之一。”曾紅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