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23-12-05 10:19:14


 
  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降准、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MLF)和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方式精準有力投放流動性,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圍繞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平穩運行,為推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流動性環境。

  “去年以來,美聯儲快速加息,但我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政策利率穩步下行。2023年9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82%,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說,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必須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係,始終保持穩健性,管好貨幣總閘門,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為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具體看:一是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二是加強與財政、監管等政策的協調配合,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三是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我們將堅持實施好利率調控,按照經濟規律和逆周期宏觀調控需要,引導和把握宏觀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與實現潛在經濟增速的要求相匹配。”潘功勝說。

  妥善應對各類金融風險挑戰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金融業運行總體平穩,整體風險抵禦能力較強。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1%,撥備覆蓋率207.89%,資本充足率14.77%,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94%。

  “對於當前存在的金融風險,既要正視困難,更要堅定信心。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和制度優勢,同時,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是我們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最大底氣、最大保障和最大支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說。

  從四川證監局搭建區縣級風險監測指標體系、推動城投債風險防範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到深圳證監局建立轄區債券發行人輿情監測預警機制、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再到北交所守好上市審核入口關,推動更多金融資源向創新型中小企業聚集……如今,資本市場風險防控的籬笆正在扎得更緊、更密、更牢。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說,證監會將加強對股市交易行為、資金流向的監測,建立健全風險綜合研判和預警機制。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東增持,發揮好各類經營主體內在穩市作用。健全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應急響應機制,加強分級會商和快速反應,守牢風險底線。

  齊心協力推出更多務實舉措

  有力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和實體經濟穩定增長,除了金融主管部門積極發力之外,廣大金融機構也紛紛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推出務實舉措。

  在銀行領域,中國建設銀行表示,要多渠道釋放信用資源,保持信用投放的穩定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大力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積極支持先進製造業發展壯大,服務傳統製造業改造升級,助力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保持基礎設施貸款穩定增長,加大基礎設施基金項目的配套貸款投放力度。

  在保險領域,中國人壽圍繞綠色發展主題,創新推出海洋碳匯指數保險、農業碳匯保險、森林碳匯保險、濕地碳匯保險、草原碳匯保險等新產品,還將衛星遙感、氣象等大數據廣泛應用於森林、海洋、濕地等領域的產品創新和理賠服務。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壽財險公司累計為綠色產業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超3.85萬億元,為超2500家企業提供環境責任風險保障。“要進一步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服務實體經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說。

  在證券領域,中信證券正重點加強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領域的業務布局,助力新經濟發展和創新企業做大做強。“比如,在科技金融方面,我們要發揮好中介機構的價值發現功能,助力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提供更高效的融資服務支持,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科技自立自強戰略的關鍵環節,實現‘科技—產業—資本’的良性循環。”中信證券有關負責人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