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http://www.CRNTT.com   2023-12-14 08:16:42


 
  二是完善企業育成鏈,培育一批研發投入高、產品定位全球、品高價優的高科技企業,提升科技成果吸納能力。企業是銜接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關鍵環節,是成果產品化、商品化、產業化的實施者。要進一步強化貫穿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通過集合科研、人才、金融、產品、服務資源,讓科技創新的支持惠及更多的創新主體。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為種子期、初創期及成長前期的科技企業“雪中送炭”。優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實現多樣性科技信貸、科技保險等產品供給。通過採用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預期收益質押、知識產權證券化等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健全科創企業上市培育體系,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成長上市企業,更好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再次強調,“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應有之義,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由之路。

  三是完善成果轉化鏈,構建多元協同的高效轉化體系,實現有效供給和有效需求的高效匹配。科技成果轉化鏈條長、環節多,是一項需要多種主體參與、多種要素融合、高度不確定性的系統工程。要實施“有組織科研+有組織成果轉化”,確立企業出題人和閱卷人角色,探索骨幹龍頭企業“包幹制”,賦予龍頭企業資金分配權、路線決定權、團隊組織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高校院所的教學、學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工作進行分類評價,激活優質科技成果產出動力。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容錯糾錯機制,探索將科技成果單列管理,不納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範圍。完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分配模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設一批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培育一批技術轉移人才,搭建一批成果轉化數字平台,不斷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