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12-17 08:58:03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文章分析,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這五篇大文章,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發展科技金融,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支持。創新活動早期風險高、資金需求量大,來自資本市場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注重長期投資回報,在短期內允許試錯容錯,能夠為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持。隨著創新活動獲得市場認可、創新成果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相關生產資本投入可以催生新的“技術—經濟”範式,推動產業繁榮和財富創造。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速度持續攀升,中國經濟正在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要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引導金融機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加快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股貸債保”聯動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

  發展綠色金融,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需要特色化的綠色金融產品供給。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金融業改革發展,鼓勵引導金融機構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提供金融服務。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的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等提供精準金融服務,構建風險投資、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服務體系。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加快建設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一步健全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交易機制,支持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

  發展普惠金融,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特別是讓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及時獲得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需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優化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產品服務,支持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滿足民營中小微企業的合理金融需求,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信貸投放和保險保障力度,加強對鄉村產業發展、文化繁榮、生態保護、城鄉融合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對糧食生產各個環節、各類主體的金融保障力度,助力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有效實施。健全多層次普惠金融機構組織體系,完善高質量普惠保險體系,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普惠金融效能。

  發展養老金融,助力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金融幫助增加養老保障供給,有利於完善中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增強養老保障能力。要強化支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的資金保障,拓寬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渠道。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老年人特點的支付、儲蓄、理財、信托、保險、公募基金等養老金融產品,促進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更好滿足日益多元的養老金融需求。

  發展數字金融,鞏固和提升中國數字經濟優勢。發展數字金融,能夠提高金融服務交付速度、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促進金融資源要素實現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精準化匹配,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鞏固和提升中國數字經濟優勢,需要加快數字金融創新。要把握機遇、重視安全,推動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的便利性。同時,針對數字金融發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與挑戰,規範數字金融有序創新,嚴防衍生業務風險,提高數字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