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創新行政審批制度推進自貿區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12-18 08:12:28


 
  南沙自貿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四大著力點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行政審批的技術場景變得越發多元豐富,不斷倒逼地方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改革試驗田”的廣東南沙自貿區在行政審批創新方面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啟示價值;同時也存在諸如偏重技術升級而忽視體制機制整體性改革,審批部門間磨合不暢而出現後端協同乏力,注重信息單向發布而政府回應與互動不足,囿於數據資源沉澱而盤活開發不夠等諸多亟待解決的深層問題。

  行政審批制度創新是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數字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行政審批也由“物理平台+專網接入”階段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智慧政務”階段,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帶來了新的契機。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不斷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下大氣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創造力。

  加快廣州南沙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是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推動創新發展、打造優質生活圈的重要舉措。為加快推動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南沙方案》的正式實施,賦予了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的新定位,作為廣州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主陣地,南沙應繼續通過創新行政審批制度,助力區域營商環境提升和經濟社會全方位發展邁上新台階。當前,以行政審批制度創新推動南沙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著力點如下:

  (一)促進技術升級與制度建設深度融合。政府數字化轉型既是技術變革,也是制度變革,需要通過信息技術與先進制度的有機融合來推動政府改革。一是要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大數據應用建設,推進審批相關各部門數據鏈接、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快全流程“業務數據化”進程;二是要繼續優化整合“一窗受理”及“綜合窗口”功能,以制度約束審批的範圍、過程和信息,消弭公共事務複雜性和民眾需求一體性與分工專門化之間的矛盾。

  (二)統籌政務資源以形成數據資產。一是除了實現政務部門內部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數據融合和流程再造之外,更應借助市場、社會的外部力量逐漸挖掘政務服務大數據的外延耦合,形成數據資產,推動經濟、社會等領域要素的優化整合;二是政府治理能力須做出相應的轉型,使組織內部管理逐步從“命令-控制”的科層制向各主體間“協調-責任”轉變。

  (三)打造“回應性”服務導向政社互動機制。一是要根據服務的目標群體不同,不斷創新推出數字化渠道逐步擴大用戶可及面的同時,優化傳統參與渠道的便捷度,提高參與幅度和有效性,建立起以增強政府“回應性”為服務導向的政社互動機制。二是要在事項審批實踐過程中堅持需求導向、聚焦問題、分類施策,打造利企便民、優質高效、公開透明的政務服務供給體系,打通政府與企業和民眾的互動渠道。

  (四)依托區域聯動實現協同審批服務。審批模式改革方向應打破制度層面的壁壘,探索技術、流程與信息層面的深度融合,一是自貿區政務服務中心可通過重點開展並聯審批數字化工程,全面構建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逐步形成上級統籌、部門協同、整體聯動、一網通辦的“數字+政務服務”體系;二是以業務量大、受眾面廣、惠及民生熱點、覆蓋全市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為重點,推行申辦“零跑動”、材料“零提交”,審批服務“無差別”,實現審批服務標準統一,以審批流程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推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鄭浩生(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