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雲南文山:為歸僑僑眷辦實事、解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24-01-08 10:12:47


 
  走進文山州硯山縣稼依鎮僑園社區僑鄉文化陳列館,陳列物品裡既有軍功章,也有農特產品,30餘件展品以及反映僑園社區歷史的檔案照片,構成了一部僑鄉文化實物史。

  僑園社區黨總支書記邱明珍介紹,建於1955年的硯山縣稼依鎮僑園社區原名囯營稼依華僑農場,先後接待安置印度、緬甸、越南歸國僑民804人。如今,僑園社區下轄7個居民小組,共有636戶1720人,其中越南、印度歸僑僑眷250戶620人。

  為保護和傳承當地華僑文化,文山州僑聯爭取項目資金撥付到僑園社區,將原先一間很少使用的活動室改造為僑鄉文化陳列室,不僅能夠傳承僑鄉歷史,也為僑園社區發展鄉村文化旅遊事業增添一抹亮色,帶動廣大歸僑僑眷增收致富。

  藍莓產業帶動歸僑致富

  硯山縣平遠鎮富僑社區是硯山縣歸僑僑眷主要集聚區,有歸僑656人、僑眷810人。文山州僑聯把“產業興旺”作為富僑社區發展的首要任務,大力實施產業幫扶項目,引進曼悅莓農業有限公司,發展藍莓產業,利用扶持資金建成藍莓科技種植示範實操大棚,對群眾開展藍莓產業技能培訓。

  尹懷秀是越南歸僑,原先家裡雖有20餘畝土地,但靠種植辣椒、玉米,年收入僅2萬元左右。

  “今年,公司發展藍莓種植400餘畝,我家流轉了20畝土地,流轉費每畝1200元左右。我和老伴還到基地打工,每天有200多元的工資。”尹懷秀開心地說。小小的藍莓果,讓尹懷秀走上了致富路,家庭年收入已超過10萬元。

  “藍莓產業帶動了100餘名歸僑僑眷和周邊群眾就業。群眾生活好了,家家戶戶修建了新房,庭院一家比一家漂亮,為我們下一步發展鄉村旅遊打下了堅實基礎。”硯山縣平遠鎮僑聯主席林萍說。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