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後,趁著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陷於被歐盟制裁的窘境,美國趁機填補了市場真空。
2022年與202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協商共同減產以抬高油價,而美國則反其道而行之,增產石油以打壓油價,甚至向市場緊急釋放戰略石油儲備。
總之,美國的石油工業建設、行業政策規劃,以及對其競爭對手的策略選擇,才是促成其石油出口份額長期擴張的主要因素。
從長期角度來看,即便沒有紅海危機,美國的石油出口還是能迎來一波猛漲,從而大發豪財。2023年上半年,美國原油出口量創下歷史新高,平均達到每天399萬桶,較2022年上半年增長了近20%。而這段時間內,中東都並未出現大的戰事。
純粹依賴美國石油並不現實
在紅海航道危機的背景下,美國石油工業成了最大的贏家,但是這種“橫財”是無法持久的。通過搬美國石油的“遠水”,各石油進口國誠然可以救本國能源不足的“近火”,但是“勞師遠征”所帶來的高企的成本,也是這些國家的“無法承受之重”。
即便美國的一些盟友,也意識到美國能源的“不可持續”,比如德國等歐洲國家已和卡塔爾、埃及等國簽訂了長期的油氣供應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