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債務陷阱”?研究表明中國貸款更“管用”
http://www.CRNTT.com   2024-01-13 15:16:42


(來源:中國日報)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當前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緊迫問題是發展融資缺口。一些西方政客將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視作“債務陷阱”,無視其助推債務國經濟增長、促進工業發展、為當地建設提供可持續資金保障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相比美西方金融機構,中國的貸款更有利於債務國經濟增長,並且在促進工業發展等方面有突出優勢。

  當前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緊迫問題是發展融資存在巨大缺口。為了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發展中國家需要在基礎設施、糧食安全、氣候變化以及健康和教育等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資金缺口為2.5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截至2022年,發展中國家的外債存量達到11.4萬億美元,同十年前相比增長了一倍。發展中國國家,特別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債務還本付息壓力沉重。

  由於疫情衝擊,發展中國國家的債務形勢進一步惡化。聯合國《2022年可持續發展融資報告——彌合融資鴻溝》指出,平均而言,最貧窮的發展中國家需要將其財政收入的14%用於償付債務利息,這一比例幾乎是發達國家(3.5%)的4倍。在全球範圍內,由於疫情,許多發展中國家被迫削減本該用於教育、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預算。

  2020年,G20提出了“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自2020年5月到2021年12月,債權國已經暫停了48個低收入國家共計129億美元的外債償付,其中中國的貢獻最大。隨後,G20又提出《緩債倡議後續債務處理共同框架》,以幫助這些國家重組債務和解決違約或久拖不決的流動性問題。

  中國對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貸款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迅速增長,現在中國已遠遠超過巴黎俱樂部成員國的貸款規模,成為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第一大債權人。

  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正在重蹈西方投資者上世紀70年代的覆轍,把很多投資浪費在無法帶來任何經濟效益的“白象項目”上,如無人使用的港口等。另一種觀點指出,相比傳統債權人,中國貸款對債務國償債能力考慮得較少,會損害債務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和債務可持續性。還有觀點認為,中國貸款模式由政府和國有銀行主導,存在條款不透明、過於商業化、項目管理不規範等問題。西方一些政客甚至把中國貸款看作一種“債務陷阱”,是迫使債務國在無法償債時做出不公平讓步的外交手段。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