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僑胞說|助力中醫藥書籍“還鄉”
http://www.CRNTT.com   2024-01-16 09:58:22


 
  幼時起,家中就有許多中醫藥書籍、與中醫藥相關的文玩瓷器。長大後才知道,其中不少是曾祖父留下的“寶藏”。在祖父、父親的手上,千頃堂書局的遺存得到了傳承。

  父親一直重視文物收藏與保護工作。20世紀90年代,父親兩度向寧波當地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捐贈家族所藏。受父親感召,大學時,我選擇了歷史系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透過專業視角和多方研究查證,我漸漸瞭解到千頃堂書局的更多歷史,也愈發明白曾祖父留下的這些中醫藥古書的分量。如今,從父輩手中接過“接力棒”,我正在探索挖掘千頃堂書局的故事,發掘千頃堂的中醫古方,期待為中醫藥文化傳播盡一份力。

  海外搜尋醫書

  千頃堂出版的中醫藥書籍曾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多本醫書被美國國立醫藥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收藏,美國斯坦福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等高校圖書館也有館藏。
  
  然而,仍有大量千頃堂書局出版的醫書散佚在民間。這幾年,為了收集、研究千頃堂書局的出版物,把流傳在外的中醫藥書籍帶回國內,我去了不少國家。

  4年前,聽日本的華人朋友介紹,東京千代田區神保町有一條神田街,街上許多舊書店保留有中國書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赴日本開啟了“淘書”之旅。

  我至今難以忘記,在神田街的一家舊書店內,我穿過一排排比人高的舊書架,見到了千頃堂書局1917年校印的《仲景全書》。書頁雖已泛黃,但裝訂整齊、字跡清晰。全書一套4本,包括“傷寒論集注十卷”“金匱要略方論三卷”等內容。全書封面和內頁密集寫滿了中醫藥方劑與筆記,還能找到韓語寫成的批注。滴滴墨跡,透露出書本100多年來經歷的流轉。與店主交流後,我以十幾萬日元的價格買下這套書並帶回國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