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人工智能:給藝術帶來更多創新和可能
http://www.CRNTT.com   2024-01-19 10:38:00


 
  數據標記王羲之的存世墨跡,讓人工智能去學習他的筆法節奏、結構疏密,它可以寫出帶有王羲之韵味的非漢字“書法”。

  而且,AI的介入使得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人類角色和創造力變得更加複雜,藝術家可能不再是作品的唯一創造者,而是與AI合作的指導者或協作者。這種變化重新定義了藝術家的角色和藝術作品的本質。這給藝術的定義、功能和社會意義,都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徑。

  我所在的中央美術學院率先使用AI展開了大量的藝術和設計的實驗探索。我想簡單介紹其中一些典型例子,從中可見AI給藝術帶來的創新。

  我們系統整理了存世宋畫的數字資料,從宋畫的布局構圖、筆墨特徵、物象分類等方面進行數據標記,形成了一個有體系的龐大數據集。如何進行人工數據標記是屬於人類主體意識的,人工智能無法替代。在審美上,人類的作用是告訴人工智能“美”的定義是什麼。我們用宋畫審美的特徵來訓練人工智能,讓它習得中國人對自然物象特有的抽象意識,並與AI繪畫工具協作,“畫”出了個性化的筆墨語言,非常有趣。

  我們也把這些有趣的AI宋畫圖像物化在家具器物上,就是我們設計的“人工自然家具”。人工自然家具是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術和精密數字製造技術創造的新中式家具。這些家具凝結了當下最先進的科技和設計思想。

  我們也對王羲之的存世墨跡進行了數據標記,讓人工智能去學習他的筆法節奏、結構疏密。AI對王羲之書法的理解天生與人類不同,它可以寫出帶有王羲之韵味的非漢字“書法”,結果驚艶有趣。這個創作研究路徑也可引入到實用美術的字體設計裡,漢字不同於字母文字的字體設計,其字體設計需要逐字設計,十分複雜,而人工智能有很大潛力可以為中文書法體的字體設計開創一個全新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