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瞭解,試點註冊制以來,證監會和交易所從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出發,持續向市場傳導從嚴監管理念,讓申報企業和中介機構切身感受到責任和壓力。試點註冊制5年來審結的1000多家企業中,撤回和否決比例近四成,堅決把“帶病闖關”和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擋在市場大門之外。
構建簡明科學的規則體系
公開透明是資本市場公信力的根基所在。註冊制改革以來,證監會及交易所始終堅持“開門辦審核”“開門辦監管”,將核准制下發行條件中可由投資者判斷的事項盡可能轉化為信息披露要求,全面清理“口袋政策”與隱形門檻,審核註冊的標準、程序、結果等全部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
據周小舟介紹,證監會著力加強監管執法全鏈條透明度建設,構建簡明科學的規則體系,發行、上市、機構等條線監管規則及稽查處罰結果均向社會公開。針對改革後公權力變化特點,證監會堅持刀刃向內,推進自我革命,加快監管轉型,構建覆蓋發行上市全流程立體化監督制衡機制,改革完善上市委、併購重組委委員人員組成和運行機制,嚴肅整治影子股東、政商“旋轉門”和“逃逸式辭職”,進一步削減離職人員身份價值,嚴肅查處一批典型案件,打造廉潔的註冊制。
“註冊制一大變化是更加透明化陽光化,市場行為以及審核的程序、規則、結果都是公開的。”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表示,這既有利於約束市場行為,也有利於增強發行監管效果。
“在我國這樣一個新興市場全面推行註冊制,涉及深層次的利益關係調整,市場參與者需要有適應的過程,制度安排需要在實踐中評估完善,市場環境變化也會對改革帶來新的考驗。”周小舟說,在改革之初,證監會就明確提出註冊制改革三原則,即尊重註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全球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徵,對這些特點,我國註冊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和監管政策。比如,板塊定位,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對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加強審核把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