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洋西竹火籠堅韌耐磨,造型古雅,不事雕琢,且物美價廉,深得閩浙贛地區老百姓的喜愛。”沈瑞光說。
據介紹,洋西沈氏於宋末元初自浙江遷入,並攜帶祖傳竹火籠編制手藝。此後世代相傳,鼎盛時期洋西村家家做火籠。
“上世紀80年代竹火籠行情最好,村裡一共9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特地抽出一些人,專門成立了一個火籠廠,不只賣給附近村鎮,更是遠銷國外,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客商都找我們進貨。”沈瑞光回憶說。
沈瑞光的父親當年就在火籠廠上班。“我們4個兄弟姐妹,當時一年的學費衹有兩元錢,家裡還是負擔不起。”1980年,為了分擔家中壓力,沈瑞光開始跟隨父親學習竹火籠製作技藝。
鬆羅鄉山地居多,氣候潮濕,便攜式的火籠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烘幹取暖的首選物件。“那時候日子苦,鞋子穿爛了,就用火籠焐腳。天寒地凍時,還好有火籠給家人一絲暖意。”沈瑞光說。
成家後的沈瑞光繼續從事火籠製作。“當時製作火籠的竹子都是我和妻子走到兩公里外的山上用肩扛回來的,來回要六七個小時。即使累到不行,晚上我還要再堅持堅持,和妻子一起多趕制幾個火籠。”沈瑞光是打心眼裡喜愛這門手藝,沒少花心思琢磨,靠著這門手藝,家裡生活越來越好。
參展觸網,點亮老手藝
隨著空調、電熱毯和暖手寶的普及,昔日紅火的洋西竹火籠風光不再,村裡的年輕人紛紛進城闖蕩,原本家家戶戶熟稔的技藝僅剩沈瑞光一人在守護。
竹火籠銷量雖不及從前,但卻還是民間婚俗的剛需用品。“在福安,女兒出嫁時,家人要準備一對火籠,裡面放兩包炭,寓意今後生活紅紅火火,不忘娘家。婚後頭一年的除夕夜,兒媳還要將兩個燒熱的新火籠恭敬地捧給公婆焐,以表孝心。”沈瑞光說,時至今日竹火籠的實用性還很強,在山區仍被廣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