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記者咨詢了多家保險公司客服。根據反饋,保險公司一致認為保險方不會無理由拒保,主要的矛盾點在於商業險方面車主對保險公司的報價不認可。
“如果是系統判定該車輛風險過高,那可能該車輛條件不符合公司承保標準,或者車主隱瞞了車輛存在網約車業務的信息。”一名保險公司客服舉例說,如果行車里程數超過一定標準(每年約2萬公里)或某款車型出險率高,經系統評分過高也可能會直接拒保。系統一旦拒保,在整個線上申請環節就無法更改了,但有時車主可以通過線下人工櫃台辦理,只是保費系數肯定要高一些。
河北一名汽車保險業內人士叢先生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拒保情況確實時有發生,導致保險公司作出拒保決定的可能因素包括:車輛違章過多、車主出險率高、車主年齡偏低、車輛品牌故障率高等。
叢先生從行業角度分析說,目前,新能源車投保是按照國家補貼前的車價計算的,並不是按照車主實際補貼後購買的價格計算,這就使得保費本就會高一些。此外,保險公司的條款和稅率調整有滯後性,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迭代和市場需求。
據索維華介紹,保險公司之所以不願承保一些新能源車,原因在於新能源車保險業務的加入,打破了傳統的車險體系,直接導致承保利潤下滑。新能源車的構造決定了其維修成本也即理賠成本過高,新能源汽車的一體化壓鑄設計,牽一發而動全身,且車身預裝各類傳感裝置;新能源車車型更新換代快,一些車型銷量偏少,導致零配件難以量產。這些都導致維修成本居高不下。根據中國銀保信數據,家用新能源汽車核心動力的損毀率是燃油車發動機事故率的3倍。
在韓曉娟看來,新能源汽車投保難的原因主要在於,新能源汽車出險率和賠付率、維修價格、成本壓力相較於燃油車更高。由於新能源車扭矩大、加速快等特性,再加上其客戶群體相對年輕,相較於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在設計和配置上更為花哨,一些車主駕駛習慣沒能及時跟上,智能化部件比如感知系統、車路協同系統一旦失效可能會帶來交通風險,意外事故發生率相對較高。
“近兩年,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汽車正在快速進入公共出行領域。有些地區投入運營的新能源網約車占網約車總量的95%以上,大部分都是純電汽車。實踐中,確實因為新能源車中的營運車輛拉高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韓曉娟分析說,同時,新能源車險保障更好:主險明確了無論在行駛、停放或充電時起火,導致“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的損失,符合條款要求都能賠,也意味著保險公司承擔的成本會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