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筆者最近到山西某縣調研時瞭解到,當地鄉村散落建有80多個服裝加工車間,此前因其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訂單寥寥。近來,縣里通過進行市場化引導,輔以專業化管理,這些車間開始盈利。
在另一個縣的鄉村,原本利用率不足的標準化廠房,通過引入專業團隊選定產業項目,得以實現充分利用。村集體提供廠房設備、負責農戶對接,職業經理人提供市場資源、做好經營管理,各方發揮所長,形成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良性運作機制,最終村民增加了收入,村集體的力量也得到了增強。
近年來,針對鄉村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覆蓋面不斷拓展,鄉村產業建設步伐逐步加快,極大促進了鄉村發展。與此同時也要看到,廣大鄉村散落著一些低效利用的資源和資產。
一方面,應對這些資源和資產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和分類,為其後續高效利用提供基礎支撐。
從實際情況來看,由於鄉村連接市場的渠道不夠通暢,一些低效利用的資源和資產,很難得到市場的關注。唯有摸清底數,才能更好對接需求,從而通過市場手段實現資源和資產的高效利用。
另一方面,要在遵循涉農政策、市場經濟和產業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對低效利用的資源和資產進行有效整合。
思路一變天地寬。造成鄉村資源和資產低效利用的原因不少,或是開發便利性不足,又或是產業發展思路存在偏差。這個時候,如何能夠整合其中優勢要素,推動其與市場的密切結合,成為考驗運營團隊的關鍵。從筆者此前調研的兩個縣的實踐來看,近年來,政府、村集體正著手對這些低效利用的資源和資產進行優化布局、組織統合,引入專業化市場力量後,提質增效比較明顯。
由此觀之,未來,我們應不斷激發鄉村低效利用資源和資產的潛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多助力。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劉鑫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