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軌道交通建設須因地制宜
http://www.CRNTT.com   2024-01-28 12:06:39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達10165.7公里。2023年12月,55個城市軌道交通實際開行列車333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7億人次,進站量16億人次。客運量環比增加0.8億人次,增長3.2%;較2019年月均客運量增加6.8億人次,增長34%。這一系列數字的背後,是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迅猛發展,也反映了民眾對於便捷出行方式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注意,軌道交通建設還需穩步推進,讓軌道交通建設在更好地服務於市民出行的同時,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軌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一些特大城市、超特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較為突出,軌道交通因其大容量、準時准點等特點,成為解決城市交通難題的有效途徑。與此同時,軌道交通對於促進城市不同區域間平衡發展、帶動沿線經濟發展也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一些城市紛紛加大投入,加速軌道交通線路的建設。然而在此過程中,個別城市出現了盲目加快軌道交通建設速度的現象,脫離發展實際,過於超前建設項目,造成使用效率不高。

  軌道交通項目投入大、建設周期長,必須因地制宜,立足發展實際,經過周密的規劃與細致的施工。不同城市的地理環境、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狀況各異。因此,在規劃軌道交通線路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確保線路布局合理、站點設置科學、配套服務完善,避免規劃建設脫離實際需求,造成資源廢置。

  軌道交通建設,要平衡好“穩”與“快”的關係。隨著城市建設水平的持續提升,軌道交通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軌道交通中,“穩”意味著對質量的堅守和對安全的承諾,“快”則代表對效率和需求的響應。衹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城市軌道交通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為市民創造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環境,為城市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