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營主體規模再上新台階
http://www.CRNTT.com   2024-02-05 12:04:01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表示,各類措施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如企業開辦時間大幅縮短、外資企業數量增加以及全球營商環境排名提升等。這表明我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積極進展,進一步增強了國家經濟活力和競爭力。

  切實解決問題

  “銀行紛紛推出金融產品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1000萬以內的信用貸款數量明顯增加。”蘭州和盛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祥感受到,近年來民營企業的貸款需求得到更有效保障。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介紹,2023年末,私人控股企業貸款餘額超過41.2萬億元,全年增加3.8萬億元,同比多增9500億元;授信戶數716萬戶,增加116萬戶,同比多增8萬戶。

  激發活力、穩定預期,就要為廣大經營主體解決真問題。

  紓困幫扶方面,2023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2.2萬億元;金融支持方面,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9.06萬億元,同比增長23.27%;引領高質量發展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企業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85萬億元。

  2023年以來,我國經營主體提質擴容,經營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一二三產業經營主體占比分別為5.8%、10.2%、84%,“四新”經濟企業占比39.4%,保持強勁發展態勢。

  我國還大力破除行政性壟斷和地方保護,推動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依法查處各類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2023年,我國在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政府進一步降低招投標交易成本,規範信用信息修復工作,並破除了地域、行業、資質等方面的門檻限制,使政府採購流程更加規範和透明。孫文凱表示,這些舉措提升了中小微企業發展信心,並促進了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合作交流,共同推動產業進步。

  提振發展信心

  強化服務保障是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重要手段。過去一年,市場監管總局會同13部門構建多元幫扶機制,開展第二屆“全國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共召開個體工商戶座談會2.92萬場、走訪個體工商戶429.63萬戶,協調解決問題訴求和實際困難17.46萬件。

  各地各部門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映和問題解決渠道,健全完善多層次的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萬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太兵說:“2023年,湖南組織了湘商回歸座談會等多場活動,聽民營經濟所言,想民營經濟所想,急民營經濟所急。”

  《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外商投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各級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建立健全聯動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簽約、建設、投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加強交流服務,對於瞭解經營主體需求、推動政策落地及釋放活力潛能具有重要作用。”孫文凱表示,相關舉措一方面提高政策透明度,增進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能更高效地收集企業訴求,促進政策反饋和迭代。此外,為企業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機會,促進思維碰撞和創新發展。

  2023年,我國市場秩序更加規範,多種所有制企業良好發展態勢更加清晰。在平台經濟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監管領域,穩步推進事前合規、事中審查、事後追責常態化監管思路;連續5年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通過監管執法清費、治亂;大力開展經營主體信用修復,助力經營主體提升信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蒲淳介紹,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累計為各類經營主體修復行政處罰信息85萬條,修復經營異常名錄信息496萬條,修復個體工商戶經營異常狀態1776萬戶,依法解除這些經營主體在招投標、投融資、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的限制。

  蒲淳表示:“我們將著力優化對經營主體的評價方式,更加注重從規模結構、活躍程度、合規經營、創新和競爭能力、經濟效益、社會責任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引導各地區、各部門更加重視提高經營主體的發展質量,在量的合理增長基礎上實現質的有效提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