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兒童電視劇:怎樣才能“熱”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24-02-07 15:41:48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正值寒假,家長和小朋友挑選“精神食糧”時發現,可選擇的兒童電視劇並不多,在大眾層面產生過廣泛影響、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優質兒童電視劇,仍是很多年前播出的經典作品。而新近創作的大多曇花一現,播出時反響不大,播出後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兒童電視劇在青少年文化娛樂生活中基本處於缺位狀態。

  兒童電視劇是指專門為兒童觀眾打造,貼合兒童接受能力,符合兒童心理特性和兒童審美需求的電視劇。這種電視劇類型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電視劇的萌芽時期。隨著電視機的普及以及電視行業的百花齊放,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兒童電視劇進入發展快車道。市場曾湧現一批優秀作品,如探討父子關係話題的《好爸爸,壞爸爸》,描寫三毛一路乞討到大上海後遭遇的《三毛流浪記》,講述兩個離異家庭結合後各種有趣故事的《家有兒女》等。近幾年,兒童電視劇市場降溫明顯,新創作品數量變少、題材也趨於單一。2018—2023年青少題材電視劇在全國獲准發行國產電視劇中的部數占比依次為4.34%、5.50%、3.47%、1.55%、3.76%與5.13%,其中衹有2019年的14部青少題材電視劇在題材分類上涵蓋了當代、現代、近代、古代四類,且當代題材為11部,在部數上遠遠超過了其他三類題材的總和;其他五年的題材分類最多只包括兩類。

  數量寥寥、題材失衡的背後,是兒童電視劇市場環境發生深刻改變。隨著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孩子們每天放學後觀看兒童電視劇的收視習慣被改變,包括兒童電視劇在內,適合兒童觀看的視聽內容都可以在視頻網站上隨時隨地觀看。面對海量國產動畫作品、多元少兒內容,家長傾向於讓孩子接受更務實、更具教育意義的文化產品,而孩子又傾向於選擇形式更吸引人、更符合自身審美需求的動畫產品。多種因素叠加,兒童電視劇市場呈式微之勢。

  不僅市場遇冷,創作也遭遇“寒流”。具體而言,兒童電視劇以兒童為主要觀看對象和表演者,因而在敘事視角、情節設計、拍攝手法、現場調度等方面要順應兒童的天性和心理特點,把握好內容深度與趣味性之間的平衡,既不能因太過拔高而失之於說教,也不能在俯身太過中陷入內容低智化的泥沼。兒童電視劇的這些特質對創作者的閱歷、素質和人文修養都提出了較高要求。此外,兒童電視劇因涉及真人演出、特效技術、置景等環節,製作成本並不低,但在衍生品開發上空間較小、IP形象也難以保持穩定性。從商業角度考量,與動畫片等其他門類的兒童影像產品或電視劇的其他題材類型相比較,市場前景不明朗,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和創作的積極性。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近年來的兒童電視劇毫無可觀之處。《米小圈上學記》《蟲蟲世界漫游記》等作品在情節設計、創作手法、技術運用、題材開掘上做出了新的探索。例如,《米小圈上學記》以性格頑皮的小學男生米小圈的視角觀察世界,在競選班長、爭當升旗手、加入足球隊等日常生活中展現孩子對公平競爭、追逐夢想的個性化思考;《蟲蟲世界漫游記》以虛實結合的拍攝方式打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