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回西藏》:藏地敘事的“詩性”復歸
http://www.CRNTT.com   2024-02-08 12:55:51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據光明網報導,實際上,無論是文學作品,亦或是影像藝術都葆有濃厚的“藏地情結”,其中的代表包括先鋒派小說作家馬原,藏地作家扎西達娃、阿來、梅卓、次仁羅布、扎巴、索南才讓,以及以萬瑪才旦為代表的一批“藏地新浪潮”電影導演,鬆太加、拉華加、德格才讓,等等。可以說,藏地文學與影視的交相呼應,共同描摹出一幅充滿內在精神信仰與外在美好景致的藏地文明畫卷。在某種程度上,由陳國星、拉華加聯合執導的《回西藏》就是一部富有主旋律情感表達與詩性流淌的藏地電影。該電影不僅在標題“回”的詩性期待中,建立起“去”的文化複雜情感,更試圖在平實化敘事的角度挪移中達成某種“鄉土共鳴”。最終,電影通過裡外雙重審視的倫理目光和多處留白化的夢境營造,觸及觀眾內心的信仰疑問與文化依歸。

《回西藏》:藏地敘事的“詩性”復歸

  “回”與“去”的情感認同

  相較於兩位導演早期的作品,如陳國星導演的《孔繁森》《橫空出世》,拉華加執導的《旺扎的雨靴》《千里送鶴》等,電影《回西藏》搭建了更多二元對立化的主題關係。儘管片名以“回”作為情感表達的核心,但其故事編排與敘述順序更側重於“去”的旅程。在影片中,宋洋所飾演的援藏幹部老孔從山東去往西藏,儘管遭遇“高反”,卻仍迅速投入工作,希望能夠以一己之力改善藏族人民生活。由於語言溝通的障礙和原有翻譯的缺席,曾在四川讀過書並知曉漢語的久美便成為老孔的得力助手和“替補翻譯”。這種特殊的人物關係讓老孔與久美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共同經歷了許多難忘的時刻,如一起面對曲珍奶奶的離世,一同下鄉與藏民祈福豐收,前往拉薩與師父探討興修地方水利,等等。可以說,兩人之間所建立的情感聯結關係,並非來自片名“回西藏”之“回”的路程,相反則是集中體現在老孔踏上西藏這片土地後所遭遇與經歷的一系列事件中。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影或許是以“回”鄉的複雜情緒來表現“復返”的思念旨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儘管在某種程度上,西藏並非老孔的故鄉,但在回憶浮現的情感升華中,他卻能再次親近這片曾留下汗水與美好回憶的故土。質言之,老孔是作為“近鄉情更怯”的故人重新審視自己與這片土地的關係,因此,“回”與“去”共同建構了屬於老孔的藏地情感圈層,使他在心靈深處與這片土地建立了難以割舍的情感聯繫。

  “大”與“小”的鄉土共鳴

  毋庸諱言,《回西藏》充滿了洪鐘大呂般的家國情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電影在敘述上自始至終摒棄了單向度的宏大敘事策略,反而將主題表達的切口進一步縮小,轉而採用了更為平實質朴的微觀敘述視角,深刻而生動地展現了老孔作為援藏幹部在當地的真實感受、思考和體悟。與以往的援藏題材電影相比,《回西藏》並未直接表現援藏幹部的事跡,也沒有一味採取宣傳、弘揚的態度,而是盡可能的將老孔在藏地的生命體驗、精神反思與生活體悟自然真切的呈現給屏幕前的觀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