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科普|為何雙側血壓不一樣?
http://www.CRNTT.com   2024-02-10 16:34:45


 
  2、鎖骨下動脈盜血的病因

  動脈血管粥樣硬化是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最常見原因。因此,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危險因素與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相似,包括吸煙、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和年齡。鎖骨下動脈盜血的其他少見原因包括主動脈夾層、鎖骨下動脈外部受到壓迫或者血管內部解剖異常。目前,臨床上隨著腫瘤放射治療的增多,由放射誘導引發的大動脈狹窄或閉塞也不罕見。

  3、鎖骨下動脈盜血的臨床表現

  鎖骨下動脈盜血現象通常涉及鎖骨下動脈高度狹窄或閉塞,導致病變遠端鎖骨下動脈壓力下降。如果狹窄嚴重,受累的手臂受到壓迫,這種壓力下降會導致同側椎動脈的血流逆轉,將未受影響的鎖骨下動脈的血液通過對側椎動脈逆流至患側血管,以確保受累的手臂有足夠的血液供應,如果劇烈運動,手臂和突然向受累側劇烈轉動頭部可引起症狀。

  最近的研究表明,患者雙上肢血壓差升高與症狀的發生呈線性相關性,症狀發生在血壓差較高的患者中更為常見。研究證實了雙上臂血壓差作為綜合征嚴重程度的預測指標。在血壓差為20-30mmHg的患者中,衹有1.38%的患者出現症狀,在血壓差≥50mmHg的患者中,這一比例上升到38.5%。缺血性症狀可能與側支循環供血不足有關,由腦、患側手臂以及冠狀動脈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簡稱CSSS)患者的心臟灌注減少引起。

  這裡對CSSS作一下解釋,冠狀動脈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CSSS)被定義為先前構建的乳腺內動脈(最常見的是左乳腺內動脈)和左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血流逆轉,導致心肌缺血。在這種情況下,近端鎖骨下動脈狹窄導致同側乳腺內動脈,冠狀動脈移植物血流逆轉。CSSS的潛在危險信號包括有冠脈搭橋手術史的患者出現難治性不穩定心絞痛或體外循環後脫機受損的患者。目前認為,左右側鎖骨動脈下盜血的比例為4:1,因為一般情況下,左鎖骨下動脈的銳角起始增加了血流湍流,加速了鎖骨下動脈-主動脈交界處的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椎基底動脈症狀包括陣發性眩暈、頭暈、復視、共濟失調、構音障礙和暈厥發作。手部缺血常表現為手臂無力、跛行、感覺異常或手臂發冷。我們做個簡單總結如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