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斷親不是和親情斷絕,而是和傳統家長制文化斷絕。斷親之後,我們不應將矛頭簡單指向親戚這一社會角色,一斷了之之後再無思考。年輕一代終有一天成為長輩。站在上一代的角度,我們又將怎樣自覺地與這種脫離時代發展的傳統家長制文化做切割,不再重蹈覆轍,保護下一代不再受其侵擾,不再陷入新一輪“代際衝突”的怪圈,進而達成斷親所應具備的社會進步性,推動家庭倫理文化隨社會進步。
選擇斷親的年輕人真的冷漠嗎?實則不然。年輕人同樣渴求一份健康、舒適的家庭關係。斷親,實際上是兩代人之間的代際衝突。究其年輕人的親情之痛,其本質是兩代人之間對於“如何傳達接收愛”這一議題下的背道而馳。代際的思想戰場上往往是零和博弈,兩代人之間的思想代溝已然存在,如何找到斷親不斷愛的平衡點,我們不妨採取“求同存異”方針。交流三觀相合的部分,盡量迴避掉三觀不合的對抗與辯論,互相尋找彼此之間舒適的社交距離。雖不治本,治標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