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約制定過程中,居委幹部入戶走訪、召開議事會、開展居民大討論、二次徵詢、審議表決,扎實開展“五步”工作流程,廣泛聽取居民意見。無論是公約的初步構想、初稿草擬、精心提煉,還是最終定稿、表決通過,弄內的居民都是“公約”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更新”到“常新”
工程項目有竣工、驗收、結項的時候,但城市更新衹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紀家花園這個小小弄堂裡,居民們已不滿足於更新項目完工後的“靜態美”,他們要用自己的小創意、小細節,自發推動城市更新的“動態美”。
弄堂裡的“更新項目”已開始形成小系列:打造“精品花園”,開展賦能培訓,組織兒童體驗活動,定期推出“洋房花園”市集。正在醞釀、設計的“更新項目”就更多了:弄堂攝影展、弄堂戲劇“民”星展演、弄堂園藝“博覽會”。居民們聚在一起,想像力一“碰撞”,可以想得很遠很遠。
這些後續“更新”項目,都在“洋房花園自治聯盟”這個治理創新平台上推進。“更新”與“創新”,“雙新賦新”,讓“城市更新”進一步提升為“城市常新”。
在最新的一次陝新好“市”老洋房鄰里市集上,小區熱心人和“達人”走出家門、出智出力。“陝新滬劇坊沙龍”自治團隊,精心創作和表演了一出原創微滬劇《紀家花園是我家》。主創者是188弄居民吳開祥,他以美麗家園項目建設和紀家花園居民公約制定為創作靈感,描繪了居民們在“我的花園我做主”中的參與和付出。愛好書法的居民李阿姨在古風書簽攤位上,為大家在書簽上寫下吉祥的祝福和美好的寄語。鄰里市集還推出一款由社區居民代表參與設計,印有紀家花園老洋房圖案的環保袋,作為紀念品贈送給每一戶參與活動的居民。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紀鶯鶯等專家點評認為,具有深厚歷史基礎的居民區,通過黨建引領可以轉化成為現代化進程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既彰顯海派特色又煥發新生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