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電影票“退改簽”應平衡多方需求
http://www.CRNTT.com   2024-02-21 11:41:17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  近期,一家第三方服務機構在部分影院試點自助退票機服務。“電影開場後也能退票”的消息一出,立刻成為社會熱點,引發大眾熱烈討論。

  這種小範圍試點之所以能引發如此大的輿論聲量,和當下電影票的“退改簽”規則與部分觀眾的觀影需求有些不適配有關。現行大多數電影票“退改簽”規則僅限於電影開場前,部分需要支付手續費,還有一些特定場次不允許退票。當觀眾在觀影中對電影院硬件和服務不滿意,或被虛假宣傳“騙進”電影院後發現“名不符實”,又或者出現有特別吵鬧的孩子等影響觀影體驗的情況時,只能硬著頭皮把電影看完,或者離開電影院,白白浪費電影票錢。“電影開場後也能退票”摸准了這一市場痛點,既為觀眾走進影院消除顧慮,同時促使影院提升整體環境、視聽效果,也倒逼片方減少“營銷欺詐”、強化精品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然而,這一無論在資金來源層面(公司補貼)還是實際執行層面(觀眾自助操作)都“小心翼翼”避開電影製作方、發行放映方等市場主體的“邊緣突圍”,除了獲得部分觀眾叫好之外,卻在業界遇冷。仔細分析,片方“皺眉”是因為此舉將影響電影創作的內容結構,前30分鐘“留人”的“剛性要求”需要改變起承轉合的傳統敘事,火爆場面、炫目特效和激烈衝突得在30分鐘之內噴湧而出,還要在30分鐘處留下懸念,吸引觀眾。與商業片相比,節奏較為緩慢、情節強度不足的文藝片可能就成了“退票重災區”。影院“皺眉”是因為一旦“開場可退票”成為通行模式,影院的管理和服務成本將大幅增加,更遑論“惡意退票”“惡意刷票”等市場亂象帶來的經濟風險和運營風險。少數觀眾“皺眉”同樣出於觀影體驗——如網友所言,“看場電影此起彼伏出來進去都是人,留下來看的觀眾是不是也要精神損失費?”

  一個話題,多種聲音。但在喧囂輿論之下,還需理性分析“開場可退票”舉措未來的可行性。這一舉措是不是“空中樓閣”?值得點贊麼?能推廣麼?在筆者看來,業界對電影精品化有更高追求是好事,但具體嘗試應謹慎。

  2018年,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關於電影票“退改簽”規定的通知》,支持電影票在明確條件和流程之下的“退改簽”,要求各經營主體優化流程、簡化手續。但這裡所說的“退改簽”針對的是放映前退票,並未延伸到放映後。所以,當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主要任務是明確開場前可退票的規則,確保觀眾知情,避免觀眾在錯購復購、臨時有事或遇到不可抗力時因程序煩瑣或故意設障而無法維權,讓退票措施日常化、合理化、簡單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