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眼下,正是油茶榨油旺季。江西宜春袁州區遼市鎮隆立茶油坊內,熱氣騰騰、油香四溢,經過脫殼、預熱、粉碎、蒸粉、包餅、壓榨……茶籽變成一滴滴金燦燦的茶油。油茶坊老板徐海忙碌中道:“新年裡,更忙咧!”
春節期間,隆立茶油坊生意格外繁忙,一桶桶現榨的茶油,一出爐就被上門的顧客訂購。徐海告訴記者,茶油坊現在每天產出1000餘斤茶油,能賣出500斤左右,年銷售量約10萬斤,銷售額達600萬元。
種植油茶樹在袁州區有500多年歷史,油茶是袁州區的傳統產業,這裡也是全國油茶主產區之一。
油茶果“榨”出了袁州老表的“幸福味”。西村鎮分界村村民楊院桂家的油茶去年迎來了新豐收,他說:“我家10多畝油茶林,榨了500斤茶油,僅茶油收入就有3萬元。”
走進瀘瀟山榨油坊,炒、碾、蒸、榨……金黃的山茶油流淌著,茶油的醇香撲鼻而來。榨油坊負責人肖正標說:“我們把傳統的臥式榨升級為立式榨,增加了過濾設備,減少了人工做餅環節,提高了約5%的出油率,還減少了3%的水分!”
近年來,袁州區不斷夯實油茶產業發展基礎,利用本地優勢發展油茶傳統特色產業,油茶果成為當地添綠富民的“金果”。
在慈化鎮新塘村,有一片生機勃勃的油茶林,7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禿嶺,新塘村返鄉青年易鬆平帶領村民投資建設油茶基地,昔日荒山變成碩果累累的油茶山。在西村鎮、新田鎮、天台鎮,江西星火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按照“企業+基地+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建成油茶基地2萬多畝。基地由企業出資,農戶以山地出租、轉讓等形式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保證了當地外出務工農民山不荒、有收益,又幫助了留守勞力有工可務、有錢可賺。
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袁州區原先單一的油茶種植正向多層次產業結構發展邁進。青龍高科等本地龍頭企業以科技賦能油茶產業,獲多項發明專利,一些企業從油茶樹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應用於生物醫藥、食品、化妝品等領域。
袁州區還引導企業將一棵油茶樹從根到果再到葉“吃幹榨盡”。江西星火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利用剩餘的茶殼、莖葉等,經過精深加工,培養白鮮菇、制成有機肥。
袁州區還發揮油茶文化的魅力,利用老油茶林,開發集露營基地、采摘游園、油茶研學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並規劃打造油茶博物館,還在遼市鎮規劃打造一個集良種繁育、豐產栽培、油茶文化、森林旅遊於一體的油茶文化小鎮。
袁州區油茶樹越種越多,目前全區油茶林面積有99.4萬畝,帶動約12萬農戶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