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情懷丨幹工作就要一竿子插到底
http://www.CRNTT.com   2024-02-26 11:26:58


 
  “塔山房子漏水很普遍,鄉政府沒打防雨棚前,也照樣漏水,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在屋頂打防雨棚。”咨詢過鄉政府的本地工作人員後,呂曉毛瞭解到,每平方防雨棚價格200-300元,房屋漏水的也不止老人一戶,解決全鄉類似的房屋漏水問題,初步估計就要20多萬元。面對上任後的第一個難題,呂曉毛二話沒說,請老人帶著自己一家一家實地查看,瞭解到板角村的實際情況後,呂曉毛不敢懈怠,帶領相關部門走遍了全鄉類似老房,第一時間將情況如實向上級部門進行了匯報,多方爭取房屋修繕(打防雨棚)資金,終於讓這起陳年上訪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呂書記很敬業,來塔山不到半年的時間,便帶領鄉村幹部走遍了全鄉所有村民小組。”時任該鄉扶貧辦主任呂柏榮說,呂曉毛經常與貧困群眾同坐一條板櫈,聊家常、問保障、謀脫貧、促振興,幫助群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小問題……

  當地人提及塔山,腦海馬上便能浮現出“塔山茶”,近年來,茶產業成了塔山瑤族鄉的主導產業和村民增收致富的“敲門磚”。但呂曉毛在走訪中發現,品質好的“明前茶”供不應求,甚至還有流動商販哄抬價格、擾亂秩序,而不久之後采摘的“明後茶”經常滯銷。如何維護茶葉收摘秩序、促進茶產業良性發展,成為擺在他面前的又一難題。

  經過多次深入茶農和茶企調研,呂曉毛探索出“茶企、茶農、村集體”三方訂單式保底收購模式,所有鮮葉一律進入村集體設置的市場交易,茶農和茶企供需矛盾得到解決、利益受到保障。

  采茶有時間節點限制,鄉村要振興,老百姓要真正富起來,僅憑茶產業的發展還遠遠不夠。來到塔山後不久,呂曉毛到敖頭村走訪時發現,每年6月到10月村民們都會上山摘蓼葉賣錢。雖然塔山蓼葉品質好、供不應求,但由於整體產量低,大公司不願意與塔山簽訂訂單,村民采來蓼葉只能低價賣給中間商販。

  既然蓼葉不愁沒有市場,那為何不擴大規模、提高附加值?有了這樣的念頭,呂曉毛立即召集鄉村的幹部開起了座談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好主意層出不窮。會後以鄉黨委名義制定、出台了《塔山瑤族鄉關於支持蓼葉產業發展的若干辦法》,並通過黨建引領,創新探索“黨建+產業聯盟”和“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在獅園村和敖頭村建立2個標準化蓼葉加工廠,在陽山、西江、鬆塔等村打造近2000畝蓼葉基地。在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該鄉原本不起眼的蓼葉加速向千萬級產業邁進,遠銷國內外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