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地方投資布局聚焦在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智能算力芯片、智算中心、量子計算、腦機接口、低空經濟等領域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進而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築未來發展新優勢。
明確項目建設目標的同時,不少地方也紛紛明確支持措施,完善創新、人才、資金等要素保障。
例如,浙江省提出,圍繞4個萬億級和4個五千億級重點產業集群發展方向,支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內的集成電路、智能物聯、智能光伏、高端新材料等重大項目建設;優先支持新產業平台內符合條件的創新載體承擔國家、省級科技計劃(專項)項目,按相關規定給予支持。
再如,安徽省提出省財政繼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壯大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規模,加快基金募投運營,促進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深入實施人才興皖工程。
“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領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徵,體現出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和資金密集等特點。”趙剛認為,針對前沿技術創新投入大等問題,要加強項目的產學研用協同,支持央企、國企和大型金融機構等開放技術應用場景,促進創新產品應用和成果轉化,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同時,要加大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力度,支持風險投資資金向新質生產力相關的未來產業新賽道傾斜,並且提高投資效率。
張昕嬙認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進一步調動政府和市場兩方力量,從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動雙側發力。“一方面,由政府主導開展基礎研究等科學研究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在關鍵領域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通過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形成新技術和新產品。另一方面,由企業主導試驗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圍繞消費者需求開展試驗開發活動,將基礎研究等科學研究的成果通過產業化的方式轉化為生產力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