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破四唯”立新標 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3-11 14:01:11


 
  在地學領域深耕近40年的童金南,經常以專家的身份參加國家級或省級的項目評審。

  他同樣提到,破除唯論文最難的是立新標,究竟用什麼標準進行評價。童金南舉例說,基礎研究領域評價成果,最好的體現就是論文和獎項,“但如果不看論文了,年輕人很容易失去努力方向。”

  推進“三評”改革聯動

  談及改革科技人才評價制度中推行的代表性成果評價,石長慧認為,不僅要有好的科研成果,還要有能準確、公正評價代表性成果的同行專家,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發展水平不一,推進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的具體方法不宜‘一刀切’。”

  但推進代表作制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衹有一個人有代表作,當然很容易評。但大家都有代表作,並且代表作發表的層次都差不多,就很難評價誰強誰弱。”童金南直言。

  對此,石長慧建議,在科研項目評審和人才計劃遴選時,注重考察國家重大科研任務承擔和完成情況,適當降低論文在評審中的權重,進一步擴大並落實高校和科研院所選人用人自主權。同時,推進項目評審、機構評估、人才評價“三評”改革聯動,特別是通過深化科研機構改革,引導科研機構根據國家要求完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從我的經歷來看,青年科研人員要有一個相對長遠的科研規劃,去做一些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嘗試一些全新的研究方向。”郭爾佳說道。

  (來源:科技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