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型儲能進入大規模發展期
http://www.CRNTT.com   2024-03-18 11:29:45


 
  在山東肥城,國際首套3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範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開展系統集成和調試工作。該項目依托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建成後有望成為全球單機規模最大、性能最優的新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孵化的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紀律說:“我們所研發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可同時解決傳統壓縮空氣儲能依賴大型儲氣洞穴、依賴化石燃料、系統效率低等主要技術瓶頸。研發團隊突破了1至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核心關鍵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在廣東深圳,廣東能源集團半固態電池儲能示範項目正加速推進。該項目採用的半固態電池儲能設備,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平台——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陳立泉院士帶領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發團隊自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固態電池。該所研究員李泓說:“我們團隊研發的磷酸鐵鋰固態儲能電池具備更高的安全等級和更長的循環性,目前循環次數可達6000至1萬次。”

  據專家介紹,當前我國鋰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儲能技術將朝著多元化、大規模、高效率的方向發展。

  陳海生認為,今後長時規模儲能和構網型儲能技術將備受關注,電池儲能、超級電容、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技術會加快融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儲能系統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也將逐漸降低,更好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新型儲能技術還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深度融合,實現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儲存和利用。”李泓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