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慶提出構建“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即推動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3個萬億級產業集群、3個五千億級產業集群、6個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以及18個“新星”產業集群,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
集優聚強,聚鏈延鏈,這一戰略為重慶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開年以來,捷報頻傳。“重慶造”新能源汽車產銷“飄紅”:1月至2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5萬輛,同比增長54%;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7萬輛,同比增長485%。前2個月,重慶新能源汽車品牌問界、深藍均進入國內造車新勢力品牌月度銷量榜前十名,問界更連續位居榜首。
作為傳統汽車製造重鎮,重慶汽車產銷量一度問鼎全國。順應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近年來重慶引進、培育了16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匯聚產業鏈企業200多家,智能網聯汽車56個關鍵零部件中布局完成55個。
“隨著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加快構建,重慶產業結構更優,科技動能更強,新興產業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趙斌表示,截至2023年底,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2.2%;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分別達到5.85萬家、7565家、3694家。
新興產業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注入強勁動能:2023年,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先進材料增加值同比增長12.3%,功率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傳感器及儀器儀表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5%、11.2%,液晶面板產能產量躍居全國前列,全球近五成筆記本電腦“重慶造”……
一大批未來技術及產品連點成線、織線成面,正逐步形成現實產業鏈。以衛星互聯網產業為例,目前重慶兩江新區已集聚星網應用、零壹空間等頭部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已有139家、產業規模35億元,基本形成了衛星互聯網上下游產業鏈聚合發展態勢;在前沿新材料領域,重慶集聚國創輕合金、中化學華陸新材料、中科潤資等一批企業,帶動一整條新材料產業鏈集群式發展。
“在構建現代製造業集群過程中,新質生產力勢必加快形成、壯大。”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藍慶華說,到2027年,重慶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將邁上4萬億元台階,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將提高至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