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軍七艘潛艦要一次造 揭仲:揠苗助長
http://www.CRNTT.com   2024-03-22 10:40:18


 
  揭仲指出,換言之,透過每次不超過3艘的分批建造模式,台船所建立的生產線與人員,在未來20年內都會有穩定、按部就班的業務可以承接,不僅使花費巨資所建立的生產線與人員的效益可充分發揮、不會閒置,整個潛艦生產工業也能永續發展;這也是美國與日本等潛艦製造大國,扶植潛艦建造工業的慣用方式。

  揭仲說,令人擔憂的是,在台船花費巨資、完成7條生產線與所需的大量專業人力後,等3年後全部7艘潛艦完工,則除其中2條生產線可轉成維修線低度利用外,其餘5條生產線,加上大批專業人力,就會進入閒置狀態。可能要在閒置10年後,才會有潛艦性能提升的業務可承接;但是等3年性能提升完成後,這些生產線又將會面臨繼續閒置7到8年,才有建造新一代潛艦的業務可承接。

  揭仲指出,在產線閒置的過程中,若能出售潛艦給其他國家,當然可一定程度地解決問題。但國造潛艦的核心項目,即潛艦的戰鬥系統,是來自美國;使自造潛艦能否外銷,其實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但從美國以往的行為模式來看,同意“我方”外銷使用美製戰鬥系統之自造潛艦的可能性極低。

  揭仲表示,若依照賴清德的想法,政府花費巨額的固定成本與人事成本,所建立的7條生產線和大量專業人力,在接下來25年當中,恐怕有近三分之二,會出現長達15年的閒置,形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屆時人員可能快速流失,使產業能量無法維持!

  揭仲指出,更嚴重的是,台船公司很可能在等到新的潛艦業務前,就會被閒置的生產線與人員的維持成本拖跨,出現嚴重的財務危機、甚至有破產之虞。這正是重踏某造船公司負責人6年前批評政府造船政策缺乏長期計劃時所說,“讓造船業不是撐死就是餓死”之覆轍。

  揭仲分析,由於自造潛艦最核心的戰鬥系統,包括各式聲納、潛望鏡、魚雷等,是向美國採購,其中部分是直接採用現役美國核子動力潛艦的裝備。這代表軍方同一時間能造多少艘,取決於美國國防工業的產能,與美國政府的態度。在美國國防工業的產量將優先提供美軍,其次是北約和五大主要盟國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滿足“我方”同步建造7艘潛艦的需求,除非台灣又斥巨資,讓美國國防產業打造新的生產線。

  揭仲強調,賴清德一次建造7艘潛艦的主張,雖然立意良善,但最後可能會“揠苗助長”、愛之適足以害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