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駁“中國消費動能消失論”
http://www.CRNTT.com   2024-04-01 10:48:45


 
  巨大的市場,正是一種巨大的比較優勢,使得中國經濟持續增添了強大抗衝擊能力和自我穩定、自我修復能力。遭遇困難挑戰後,短期調整在所難免,但憑借這一強大韌性,我們總能不斷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可以說,龐大的市場優勢,是中國經濟生存力、競爭力、對外開放吸引力的最強底氣。

  其二,不能把消費結構調整有意無意曲解為“消費降級”。

  去年以來出現了一些消費現象,比如“折扣店大出風頭”“家樂福閉店潮”等。對此,一些外媒認定中國已經進入“消費降級”時代,認為這是主引擎熄火的表現。

  放寬視野,與之同時出現的還有不少典型現象,比如山姆會員店在加速開店,其中還有幾家開在了非一線城市,成為沃爾瑪中國的業績增長主要來源。這正說明,症結問題不在不愛消費,而在如何保障品質消費。從前些年大規模代購、海淘的崛起開始,這一趨勢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直接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和深化。

  當前,傳統消費領域不斷細分帶來的多元選擇,讓人們在商業、餐飲等傳統場景消費時更傾向於實用主義,但在發展型、享受型、品質型消費時,則釋放出強勁的消費動能。精準把握消費升級、結構調整的動向,中國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供需兩端同時發力、協調配合,形成了積極創造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由此“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

  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之一是市場。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意味著更多創新場景、更低創新成本和更高創新收益。新產品、新技術通過大規模應用和持續迭代,有機會加快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為消費開辟新空間、提供新渠道,在帶動、創造、釋放消費巨大潛能中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這無疑又將激發中國經濟更強勁的發展動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